1 / 32
文档名称: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格式:doc   大小:228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19 文件大小:2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亲历科学一、活动目标1、 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 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3、 能从周围自然现彖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二、教学过程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來?''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屮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2、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3、 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过程中逐渐获得。吹纸片一、 活动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的基本过程。二、 教学过程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而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而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彖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彖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三、课后反思:2、认识自己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㈠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记下现在的我一、 活动目标1、 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2、 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3、 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4、 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二、 教学过程1、 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2、 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屮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I田i学生的身体轮廓勾I田b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3、 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屮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4、 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耍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对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5、 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仔细观察找特征—'、活动目标1、 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2、 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3、 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二、教学过程1、 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2、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英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3、 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4、 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川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二、教学过程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留指纹一、 活动目标1、 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2、 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 教学过程1、 四人一组,留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