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2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讲解.doc

格式:doc   大小:34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讲解.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1/21 文件大小:3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讲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原子的构成原子(X)原子核核外电子(Z个)质子(Z个)中子(A-Z)个——决定元素种类——决定同位素种类——(Z)=核电荷数=原子数序=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按质子数由小大到的顺序给元素排序,所得序号为元素的原子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中性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XAZc±d±;Z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d表示微粒中X原子的个数;c±表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b表示微粒中X元素的化合价。二、: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核外电子数可变,但原子核不变。: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结成的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可以是中性的基(如—CH3),也可以是带正电的阳离子(如NH+4)或带负电的阴离子(如NO-3)。三、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在多电子原子里,(n)1234567表示符号KLMNOPQ各周期元素实际数目28818183226离核远近能量高低n值越大,电子离原子核越远,电子具有的能量越高(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一)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三素]的比较(1)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每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如H、H、C、C等各称为一种核素.(核素是一种具体原子的另一称呼)(3)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换言之,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例如:氕H(特例:该原子中不含中子)、氘H(或D)、氚H(或T).⑴同位素中“同”的含义是指元素符号、质子数、电子数、电子排布、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原子的化学性质等相同,它们的物质性质略有差异。⑵同位素的特征①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②天然存在的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③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④重要同位素的用途:H、H为制造氢弹的材料;U为制造***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燃料.(4)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原子组成结构不同的不同单质之间的互称。例:O2与O3,白磷与红磷,石墨与金刚石等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所占的原子百分比(摩尔分数)求出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