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古人称舞台叫戏楼.ppt

格式:ppt   大小:25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人称舞台叫戏楼.ppt

上传人:dlmus1 2019/1/22 文件大小:2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人称舞台叫戏楼.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大舞台无边无沿看不见,小舞台有棱有角摸得着;你在台上演,我在台下看;你演的是戏中戏,我想的是戏外戏;演员越演越上瘾,观众越看越痴迷。 古人称舞台叫戏楼,戏和楼相依为命;戏班子一来,戏楼熙熙攘攘,门庭若市;戏班子一走,戏楼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据考证,我国的古戏楼星罗棋布,尤其是江、浙一带。鲁讯小说《社戏》对戏楼有精彩的描写,电影《舞台姐妹》更是把戏楼描绘得淋漓尽致。云戏苑——礼中戏曲社团常武戏楼常州地处江南,又是锡剧发源地,古戏楼随处可见,有文字记载的不少于10处,颇有名声的有位于青果巷的城隍庙戏楼,东下塘杨氏戏楼,横林顺庄戏楼,魏村戏楼,万绥东岳庙戏楼,更有迄今保存最完好,风格最独特、考古价值最高的礼嘉戏楼。礼嘉戏楼又名“五云楼”,“烈帝庙戏楼”。它称得上是一本立体的戏剧百科全书,浓缩的梨园百家精萃。这座充分展现晚清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的殿宇式建筑,远离喧嚣的闹市,静静地坐落在礼嘉中学校园内的水墩上。戏楼台面正对烈帝庙大殿。烈帝庙建于何年不详,历史上两次重修却有碑记为证:“乾隆辛丑年(1781)重修,道光29年(1849),又重修。”但耐人寻味的是经两次重修的烈帝庙未留下一砖一瓦,历经风雨洗涮的古戏楼却完好无损。正面观之,,,。戏楼平面呈标准的“凸”字形,楼分上下两层,上层即舞台。舞台两侧分出入口,谓之“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戏楼四角凌翅,飞檐均悬风铃,倘风声乍起,铃声悦耳赏心。礼嘉戏楼三绝一是台顶与众不同,别的戏楼是平顶,礼嘉戏楼是半圆形拱顶,如同一只倒扣的空碗。“空碗”正对舞台中心,分明是一只扩大音量的“共鸣箱”。除此,在平顶上挖一只“空碗”,抬高了舞台空间,专为武生出场翻筋斗创造了条件,古人聪慧由此可见。二是礼嘉戏楼后台墙上留存的文字资料对研究中国戏曲史起了重大作用;由于礼嘉戏楼多年来一直受到礼嘉中学较好的看管和保护,未受污损和破坏,戏楼后台墙上至今还依稀可见当年戏班子演出的剧目和幕表,如上海孙记“安乐堂”,常郡的“全福盛”,还有一字值千金的“瀛凤班”;早在1953年,江苏省文化厅“中国戏曲志”编写组来礼嘉戏楼考察,惊喜地发现昆剧“瀛凤班”留存墙上的昆曲剧目《绣襦记》,从而推翻了戏曲界一贯因循的“昆曲不上庙台”的旧观点。于是,小小的礼嘉戏楼也因此载入堂堂的《中国戏曲志》。三是礼嘉戏楼“枯木逢春”,从一座荒凉、冷落的古戏楼变成一个处处弥漫梨园气息的《中华戏曲艺术陈列馆》。虽说小楼上下空间有限,但这里展示的每件实物却有厚重的历史纵深感。如各类古典戏曲的脸谱,各剧种的演奏乐器,古代十八般武艺的不同兵器,还有引人注目的戏曲人物蜡像以及门类各异的戏曲史书、资料、照片。凡来此参观的专业戏剧工作者,一扫昔日“戏剧危机”的沮丧,个个为中华戏曲的振兴而充满信心。除“三绝”特色外,当年礼嘉戏楼的“破台”也独领风骚,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据老人口述,戏楼初建于清嘉庆四年,后毁于战火,光绪十一年(1885)开始重建。重建戏楼,困难重重,好容易建成戏楼外廓,且已选定吉日吉时“破台”,但戏台楼板竟然还无着落。众人正为此焦虑不安,忽有人挺身而出道:“谁能准时调来戏班,不误吉时破台,我把家中三间楼板拆来当台板!”话音刚落,人群中跳出一个王秀才:“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班子我去请!”众人哗然,二人当众击掌。王秀才果然神通广大,竟能闯进阳湖县衙,骗得一支阳湖县衙堂签,一口气赶到奔牛。正在奔牛演出的梨园领班一见堂签,顿受宠若惊,二话不说便率班星夜赶往礼嘉。抵达时已是午夜,幸喜正逢吉时。于是鸣炮开锣,准时“破台”!这时台下观众早已水泄不通,个个翘首以盼。忽听一声锣响,身手不凡的领班纵身跃上戏楼,一个跟头翻进拱顶“空碗”,飞腿一脚便把象征“破台”的一块活络网砖踢落。“破台”一次成功,顿时欢声四起。紧接着,生旦净末丑纷纷登台亮相,簇拥着“跳加官”的财神爷载歌载舞。昔日“五云楼”破台,盛况空前;“五云楼”的今日又逢太平盛世,好戏自然还在后头……礼嘉戏楼1982年11月10日,被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武进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由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戏曲文化走进校园本报讯 悠长的唱腔和着清脆的伴奏飘荡耳畔,令人心醉。2009年12月1日,礼嘉中学古戏楼——五云楼里,一场原汁原味的戏曲表演正在进行。京剧、越剧、锡剧、黄梅戏、戏曲联唱……30多名师生同台献演,吸引了全校师生观看。这是该校学生社团“五云戏苑”的一场汇报演出。让民间戏曲文化走进校园,也已成为礼嘉中学的特色文化品牌。——摘于《武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