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4.透镜及其应用习题归类.ppt

格式:ppt   大小:67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透镜及其应用习题归类.ppt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3 文件大小:6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透镜及其应用习题归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归类一、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确定像的性质或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凸透镜成实像的三种情况:当u>2f时f<v<2f,此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应用;当u=2f时v=2f,此时u=v,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v>2f,此时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应用。例1(2011·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5-3-7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图5-3-7A放大镜B近视镜C投影仪D照相机D(2010·浙江萧山)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5-3-8(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5-3-8(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5-3-8(丙)中的哪一个?()图5-3-8变式训练A二、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确定焦距范围或判断成像特点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确定焦距范围是中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题过程一般为:首先根据成像的特点,确定成像条件(即物距和像距所在范围),然后列不等式求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最后确定后来的物距和焦距的关系,从而判断成像特点。例2:(2011·芜湖)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物距u=12cm和u=18cm代入上式,可得①f<12cm<2f,②f<18cm<2f,解①②得9cm<f<18cm,符合条件的只有B答案。1.(2011·包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5-3-15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3-15BD变式训练三、根据像的性质确定物距和像距范围例3(2010·潍坊)如图5-3-12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u<2f图5-3-12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4:(2011·潍坊)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5-3-13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C图5-3-13照相机缩小左五、根据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规律解题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焦点以内反变化”。当成实像时知道了物距、像距和像的大小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其他两个因素的变化。其规律是:“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移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当成虚像时,物距、像距和像的大小是一致的,即物距增大,像距随着增大,像也变大。例5:在物体由远处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与实像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像逐渐变小A1.(多选)(2010·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5-3-9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图5-3-,,,为了看得更大的清晰像,她常常这样做( ),,,,放大镜离报近一些B、CB变式训练:六、凸透像成像中关于遮挡问题或残缺问题物体在光屏上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会聚形成的,它跟凸透镜是否残缺无关。若用不透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