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金纳米颗粒.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纳米颗粒.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2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纳米颗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纳米颗粒的医疗用途最近,科学家的注意力转向金纳米颗粒用于医疗的可能性。鉴于金纳米颗粒光电特性易被修饰等特点,其可用于细胞检测、基因调节药物合成、药物运输、光化学治疗等方面。一、柠檬酸盐金纳米颗粒结合方式:可与球形金纳米颗粒结合成直径5-250nm颗粒细胞摄取机制:负电性的柠檬酸盐金纳米颗粒可与正电性的转运蛋白结合,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被细胞摄取。影响因素:颗粒大小及形状(实验表明,50nm摄取最多)。作用:增加细胞对其吸附分子的摄取量,改变细胞定位,影响细胞应答等。缺点:易被细胞内环境导致的聚合反应影响,且不易操作。二、***类:结合方式:***末端连接的烷硫醇层+金纳米颗粒构成1-3nm单分散金纳米颗粒用途:1、基因转染:正电性的***连接纳米颗粒与负电性的核酸结合,可向细胞内输送核酸。2、药物输送:HIV拮抗剂衍生物+金纳米颗粒感染细胞,对于沉默滤过性病毒的产生有影响。向细胞内输送吸附的核酸药物。***硫醇(含对光敏感的苯基酯)通过紫外照射可产生单个负电性的核苷酸和正电性的烷基***三、寡核苷酸结合方式:烷硫醇末端连接的寡核苷酸(15nm)+柠檬酸盐金纳米颗粒(约250个)发生取代反应金纳米颗粒与硫醇形成共价键细胞摄取机制:与培养基中蛋白结合导致正电性增加,颗粒变大,增强了细胞的识别和摄取几率,因而其能大量被摄取入细胞内,远远多于柠檬酸盐金纳米颗粒。影响因素:表面DNA密度(多18pmol/cm2,多摄取一百万个)特性:与细胞内补核苷酸结合能力强,易于细胞内定位(金纳米颗粒表面DNA浓度高)、能抵抗细胞内酶(DNase1)降解(空间效应、表面离子多(Na+)阻碍酶活性)用途:1、药物输送:反义核苷酸、SIRNA、RNAi(干扰mRNA活性)优点:稳定性(亲附能力强)、毒性小更好地发挥作用。2、细胞内检测:RF-CEM结合使光谱红移、DNA金纳米颗粒不易被降解(荧光标记)可与细胞内特殊分子结合易于检测。肽结合方式:寡肽序列(含有赖氨酸、精氨酸等正电基团,来源于HTVTat蛋白、整联蛋白结构域)例如核定位序列+金纳米颗粒细胞核摄取机制:正电的氨基酸基团+核输入蛋白可使颗粒进入细胞核内特性:还可以与多种分子如外源蛋白和一些特殊集团结合使其入核发挥效应用途:1DNA连接金胶体(导入外源基因)2、减小药物用量及毒性:肽连接的AUNPs+顺铂(可与羧酸结合成酰***键) 直接与细胞内的寡核苷酸作用, 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效能抗体结合方式:抗体可通过疏水建或者静电作用结合N-氨基琥珀酰亚***+寡核苷酸金纳米颗粒结合到寡核苷酸上的抗体也可与其互补的DNA金纳米颗粒杂交用途:1、抗体与癌蛋白结合可以检测癌细胞例:将抗体接种到癌细胞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正常细胞上皮因子受体上发现抗体结合在癌细胞上的数目是正常细胞的六倍可以用来检测癌细胞2、光学治疗:抗体和金纳米颗粒连接成的纳米壳包裹在癌细胞表面,光照细胞吸收大量热可导致细胞死亡六、脂质合成方式:AUNPs表面吸收蛋白和脂质合成不同大小形状的高密度脂蛋白用途:测HDL与胆固醇结合系数(亲和度)结合密度可以作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七、展望金胶体与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用于研究和医疗应用的规范设计仍需进一步研究。下阶段我们将讨论这个领域新出现的挑战并使其更好的用于治疗。1、进入细胞的机制金胶体表面的化学基团、电荷及其大小的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