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维普资讯
亦颠亦狂侠济公�
华方田/文�在佛教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罗汉,如十六�元����年,道济在净慈寺悠然而逝。临终前作�
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罗汉”是梵文�偈一首,概括其生平日“六十年来狼籍,东壁�
������阿罗汉�的音译略称,是小乘佛教修行�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了阿罗汉果,�由于济公在人们心目中的传奇形象,所�
就可以去除一切烦恼,超脱生死轮回之苦,受�以济公去世后,人们在他生前活动的地方,建�
到人、天的供养。在很多寺庙中,都设有罗汉�起了许多纪念他的殿塔。在杭州著名的风景�
堂、罗汉殿,里面供养着众多的面目各异的罗�区虎跑,有非常闻名的济公殿和济祖塔院。在�
汉。在这些罗汉中,有一位中国的罗汉,他就�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幽�
是人见人爱、家喻户晓的济公和尚。�深曲折的洞穴。其中最有名的是青林洞�又名�
济公在历史中确有其人。他生于南宋绍兴�金光洞�,在这里至今还留有“济公床”、“济�
十八年�����年�左右,卒于嘉定二年������公桌”等。�
年�。浙江天台人,俗性李,原名李心远,字湖�佛教徒和百姓们为了表达对济公的怀念和�
隐,号方圆叟。十八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灵�爱戴,在全国各地塑造了很多济公的塑像,并�
隐寺出家,师从该寺住持佛海瞎堂法师,法号�把他请进了罗汉堂。由于济公的独特性格,他�
“道济”,后移住净慈寺。�的塑像也很奇特。在罗汉堂中,济公还是那么�
据说他为人“狂而疏,介而洁”。生活落拓,�无拘无束、逍遥洒脱,他并不排列在罗汉们的�
寝食无定,破衣烂衫,云游四方,加之不守戒�队伍中,而是四处游逛,行踪不定。如在北京�
律,饮酒食肉,佯狂不饰细行,被人们称为“济�碧云寺中的罗汉堂,稍不留意就找不到济公,�
颠僧”。传说中他又是一位见义勇为、打抱人间�因为他蹲到了房梁上。据说这是因为他到罗汉�
不平且神通广大的挟僧。他智斗秦丞相�秦栓�堂报到去晚了,只好屈尊在此。而在江南的一�
及其后人�,惩治嘲弄贪官污吏,乐善好施,扶�些寺院里,济公常常站在过道里。其形象通常�
危济贫,嬉笑幽默,不修边幅,所以百姓们不�是身穿破僧衣,手拿一把破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