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经方炙甘草汤.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方炙甘草汤.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25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方炙甘草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问吃饭咋样?答正常。睡觉咋样?答正常。大小便咋样?答正常。口苦口干吗?答早上口苦口干。爱出汗吗?答很容易就出汗了,吃饭后爱出汗。怕冷吗?答怕冷,穿衣服比别人厚。我说好了,用药吧。处方柴胡桂枝汤合四逆汤。      柴胡24克桂枝16炙甘草12白芍16生姜五片大枣五个黄芩12克制半夏12克红参9克黑附子8克干姜6克。泡一小时,煮一小时。      吃了五剂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处方不变,又吃了15副,症状基本消失。病人要求多吃一段时间巩固,就又开了10副。改为吃一天停一天。      我治过的病人中大部分属于上面的类型。有的病人不怕冷,就只用柴胡桂枝汤,效果很好。      把人从上到下分六个部分,心脏位于少阳。把人从左到右分六个部分,心脏也位于少阳。      伤寒论里说胸胁胀满。我的理解有三个意思。一是胸胀满,一是胁胀满,一是胸胁都胀满。现在对柴胡剂治胁胀满大家应用很多,对胸胀满却很少用,这是不公平的。心脏病人大多胸部憋闷,典型的胸胀满。为什么不用柴胡剂呢?      炙甘草汤、薤白桂枝汤、真武汤等治疗心脏病疗效不错,但个人觉得最起码要知道,治疗心脏病还要考虑柴胡剂。     很多人不认可六经分部法,但那是从临床上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不试试呢?       http://blog./s/ 罗大伦博士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其患病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可导致心功能不全、缺血性脑卒中及周围血管栓塞等并发症。      古人认为房颤的病机多以本虚为主,《伤寒论》177条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以方测证,这里的“心动悸”当属心之阴阳气血俱虚,心失所养,鼓动无力所致。脉结代,这是两种脉象,《伤寒论》说:“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意思是跳动缓慢,同时经常停止一下,叫结脉;代脉是跳动得快,同时经常停止一下。总之,只要是经常偷停的,张仲景就用炙甘草汤来调理。      这个方子张仲景让兑入清酒熬药,我就放入黄酒,去药店时,还为了人参是红参还是白参研究了半天,最后决定是红参,这个一直我用到现在,现在还会开红参。然后按照张仲景的方法熬药,入口很甜,味道不错,就喝了半副。这是第一次喝自己开的中药,心中忐忑,傍晚时喝的,结果,当天晚上,早搏就消失大半了,偶然还有几个。第二天再喝剩下的,早搏就彻底消失,然后又喝了几副,问题就彻底解决了。那么这个炙甘草汤到底有什么奥妙呢?中医认为,心脏之所以会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心脏营养不足了,用中医的术语说,是气阴两虚,气虚---无力推动心脏的跳动,阴血亏---心脏会空转,气阴两虚同时出现,则一定会麻烦多多。那是怎么形成的?有时是有外邪,比如外感,此时会导致身体为了抵抗外邪,气血耗伤,消耗了能量,而且外邪往往会直接攻入心经,这更容易损伤心经气血。在西医,就是病毒性心肌炎一类的疾病,这就是为什么炙甘草汤治疗心肌炎效果不错的原因。张仲景《伤寒论》里:“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其中的“伤寒”两字,就意味着在有外感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问题。还有内伤导致的,比如劳神,心血耗伤,心神消耗太多。怎么办呢?中医认为,这种情况要补足气血,让心得到滋养,滋养足了,就不会出现问题了。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火麻仁、大枣。作用是: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主治范围是,气阴两虚,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方里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我一般用三十克,有的名医会用到更多,如上海的柯雪帆教授,他研究用更大量的生地,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效果非常好。《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这里张仲景就是这个作用。方里的炙甘草是主要的药物,炙甘草有通心脉的作用。配伍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方子里面的阿胶、麦冬、火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大家以为火麻仁是润燥、大便,因为火麻仁有通便的作用,很多古代医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有人甚至认为火麻仁可以去掉。后来我偶然看美国人的科研报告,研究的结果显示,火麻仁有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的作用。这下全明白了,方里用火麻仁,为什么可以治疗心肌炎,因为它有这个作用。同时,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清酒用黄酒就可,一般每次加入几茶匙,熬了以后,一点酒味都没有,但是通络的药性留在药汤里了。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再讲点题外话,《内经》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等的。大家一直认为这是说营养学的内容,其实,这是没有明白里面真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