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
 
 
【规划编制进展】
鉴于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近期目标已经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2000年4月6日,市政府批准同意南京市规划局开展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6月14日,市政府成立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15个区县和25个相关部门。规划局成立了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本规划由南京市规划局和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联合编制。2001年7月7日,南京总体规划调整成果通过国内专家组评审通过。8月30日,建设部建规函[2001]259号认定同意了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
【规划内容介绍】
指导思想:
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规划范围和期限:
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近期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现行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南京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市域以及主城范围也没有改变,仅对南京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南京为核心的宁镇扬地区称为“南京都市圈”,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改称“都市发展区”。都市发展区范围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
主要规划调整内容:
城市性质:
对国务院批准的现行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城市的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不做调整。
城市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在对南京未来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分析以及南京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把南京建设成为:
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长江下游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
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滨城市
城市发展布局:
本次规划调整延续现行总体规划把都市发展区作为南京城市化重点推进的地区和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的主要空间,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深化:
1、都市发展区范围稍作调整。调整后的都市发展区总面积为2947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5%。
2、进一步优化了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提出“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空间格局”。
一是强调多中心的规划思路,提出除主城外,在三个新市区要培育次区域中心,形成多核区域中心格局;
二是明确提出开敞式的空间格局,以有利于把南京建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使南京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将城镇发展空间融于绿色自然山水之中,在更大的都市发展区范围内延续南京城市“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空间特色。
(1)更加强调都市发展区内绿色开敞空间比例。规定在都市发展区内保持不小于75%的绿色开敞空间,同时林木覆盖率不小于40%。)
(2)更加强调生态系统中的廊道作用。根据南京常年主导风向,结合都市发展区自然地形地貌特点,规划提出重点保护与控制的三条生态廊道:东北—西南方向:灵岩山→八卦洲→长江廊道;东南—西北方向:汤山→青龙山→紫金山廊道;云台山→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