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1).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程与教学论(1).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19/1/26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程与教学论(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与教学论一、填空:,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学著作。,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与运用。: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就是创立了“三主”理论,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一是物质性的;二是活动性的;三是关系性的。3.“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4.“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千家诗》最初是作为蒙学诗歌读本,流传很广,和《三字经》等合称为“三、百、千、千”。、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作为文选教材成为“四书”、“五经”的补充读物。《学务纲要》,决定实行分科教学。《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是我国具有体现各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的开始。《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确定语文学科的名称为语文。《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点和指向三种形式。,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决定了汉字必须集中识字。,识字教学韵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朗读和记忆。4.《千字文》讲了些生活常识,《三字经》讲了些伦理道德,《百家姓》只是押韵并无文理,但它们符儿童识字规律,所以广为流传。“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最大特点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阅读可分为: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精读、略读、朗读。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为终极目标。,阅读形式可分为:消遣性阅读、学****性阅读、参考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7学****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阅读形式。,也是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教育性。,说到底就是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联想的方式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三种。,要求简明,即语言简洁明快,质朴自然,不刻意雕琢。,要求得体,即遣词造句要适应语境。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立意是审题的最高成果,是在审题过程中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亲身经历的生活、周围环境的见闻以及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简明,连贯,得体。,记叙文的特点是过程性和真实性,所以首先要“看清楚”和“想清楚”,最后要“写清楚”,写作教学计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可以保证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避免写作训练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以个别为主,采用班级答疑的方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