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第2章设计方案 5第3章硬件设计 21第4章软件设计 31第5章系统调试 33总结 34参考文献 35附录1 整机电路图 36附录2 元件明细表 37附录3系统主程序 38摘要电子万年历能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及星期信息,并具有可调整日期和时间功能。选用的是单片机AT89C52来实现电子万年历的功能。该电子万年历主要由单片机、LCD显示电路、DS18B20温度采集模块、DS1302时钟电路模块组成。系统以硬件软件化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单片机功能,大部分功能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电路简单明了,系统稳定性高,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功耗小、成本低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由于该系统所用元器件较少,单片机所被占用的I/O口不多,因此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软件程序均采用C语言编写,便于移植与升级。报告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关键词万年历;AT89C52;DS1302;DS18B20第1章绪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准数字计时的消费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最具代表性的计时产品就是电子万年历,它是近代世界钟表业界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摆和摆轮游丝的发明,相对稳定的机械振荡频率源使钟表的走时差从分级缩小到秒级,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带有摆或摆轮游丝的机械钟或表。第二次革命是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发明了走时精度更高的石英电子钟表,使钟表的走时月差从分级缩小到秒级。第三次革命就是单片机数码计时技术的应用(电子万年历),使计时产品的走时日差从分级缩小到1/600万秒,从原有传统指针计时的方式发展为人们日常更为熟悉的夜光数字显示方式,直观明了,并增加了全自动日期、星期、温度以及其他日常附属信息的显示功能,它更符合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因此,电子万年历的出现带来了钟表计时业界跨跃性的进步。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设计的电子万年历。首先介绍单片机的发展与其在中低端领域中的优势以及课题的开发意义,接着介绍了AT89C5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万年历基本电路的设计,然后使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万年历程序的设计,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使得逻辑关系简单明了,维护方便。:采用传统的AT89C52作为电机的控制核心。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并且由于其功耗低、体积小、技术成熟和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方案二:采用FTC10F04单片机,还带有非易失性Flash程序存储器。它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CMOS微处理芯片,市场应用最多。其主要特点如下:8KBFlashROM,可以擦除1000次以上,数据保存10年。方案比较:由于本系统对CPU运算速度要求很高,需要执行很复杂的运算,方案一成本比较低,适合做设计,方案二运算速度高,性能好,所以两种方案都有可取之处。选用方案一作为主方案,方案二作为备用方案。:使用传统的LED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具有:低能耗、低损耗、低压、寿命长、耐老化、防晒、防潮、防火、防高(低)温,对外界环境要求低,易于维护,同时其精度比较高,称重轻,精确可靠,操作简单。数码管采用BCD编码显示数字,程序编译容易,资源占用较少。但显示不够直观,太过单调,电源设计复杂。方案二:使用液晶显示屏显示时间数字。液晶显示屏(LCD)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象稳定不闪烁等优势,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方案比较:LED数码管虽然操作简单,实用性高,但显示太过单调。而本设计显示内容量大,采用LCD液晶显示画面效果好,直观明了,故选用方案二。,对日期和时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