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十一五工作总结跟今后5年工作意见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一五工作总结跟今后5年工作意见资料.doc

上传人:593951664 2019/1/27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一五工作总结跟今后5年工作意见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一五”民政工作总结及“十二五”民政事业规划云龙区民政局“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云龙区民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立足民生,创新发展,整体推进,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双拥优抚、福利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我区先后荣获“江苏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江苏省双拥模范区”四连冠等荣誉。区民政局被评为2006—2009年“江苏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度徐州市“先进集体”,荣获2008、2009年“徐州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2008、2009年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和谐社区建设一等奖,荣获2008年全市五区中唯一“民政工作创新奖”。一、“十一五”工作回顾(一)初步建立和基本完善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从初步建立到基本完善,经历了由城市救助到城乡并举,由特困救助到基本生活保障,不断发展创新、规范完善的过程。全区已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农村五保、三项救助为辅助、优惠政策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全区共有城市低保878户、1851人,农村低保146户,297人,农村五保户74人、60年代精简老职工8人。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规范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五年来,,。救助范围由过去的以“三无对象”为主逐步扩大到覆盖下岗失业人员、在职职工、退休人员等所有类型人员。全面落实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城市低保标准由150元提高到283元,农村低保标准由60元提高到130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不断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积极推进“分类施保”向“分类救助”方向发展。一是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强低保审核工作,对全区城市低保户逐户进行重新申请、审核、审批,做到“人员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二是推进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通过不断的探索,在低保审批工作上推行了“一看、二问、三听、四填、五审、六核、七批”的七步核查法,形成“公正公平、廉洁诚信、程序规范、管理动态”的云龙区城乡低保工作新机制,为构建和谐云龙、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9月,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12月,国家民政部来我区调研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2009年12月,我区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的做法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代表全市各县市(区)作经验交流,彭城街道办事处和黄山街道店子社区分别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街道”和“全国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社区”,区民政局长高璐同志被评为“全国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个人”。三是在全市率先推行低保听证和双承诺制度。2006年5月,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民政局创新推行低保听证制度,并从2007年开始,在全区全面推行了低保听证制度,有效地避免了人情保、关系保及骗保、错保等现象的发生,使低保审批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这一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徐州广播电台等中央、省、市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群众比较满意,社会反映良好。2007年7月,与区监察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推行低保工作廉洁诚信双承诺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了区、街道、社区低保工作人员在办理低保过程中实行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等承诺,对低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低保对象能进能出、保障标准能升能降,按程序申报,依法审批,规范操作,动态管理等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该做法被刊登在江苏省民政厅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处编制的《社会救助工作简报》上。2、完善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1)全力开展普惠性节日慰问工作。每年春节、中秋、八一、国庆等节日期间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建国前老党员等困难群众实施普惠性节日慰问,2006年以来,,发放各类慰问品、。(2)完善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制定了《云龙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健全完善了救灾应急救援机制。建立了救灾工作规章制度,指导各街道和社区完成了应急预案制定工作,8个街道办事处分别确定了避难场所。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五年来,,救助因灾受困群众5876人次,改造农村危房20间,有效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4)建立三项救助制度。建立临时生活救助、重残生活救助和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