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三个配套办法.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个配套办法.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5/10/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个配套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桂国土资办〔2011〕474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留重点项目用地指标
使用管理办法》等三个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国土资源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留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使用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解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奖励办法》已经厅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留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使用管理办法
为了明确自治区预留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的申请条件、程序与指标使用的要求,增强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安排的预见性、针对性和计划调控的有效性,提高指标使用的效率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统筹保障能力,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桂国土资发〔2011〕77号),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条件
(一)自治区预留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优先用于自治区审批(或核准、备案)的当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申请指标的项目须已完成选址定点、环评和项目审批(或核准、备案)、用地预审等手续,属于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还须通过节能评估审查。
(二)项目各项用地定额标准、控制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及自治区有关规定,符合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要求。
(三)建设用地单位不存在重复建设、多处占地和囤地行为;如分期建设的,应合理分期用地,近三年曾批准用地并已完成供地且已建成。
(四)在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中未发现建设用地单位上一年度有违法用地行为。
(五)项目业主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土地报批费用到位。
(六)拟占耕地的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落实。
(七)用地超过20公顷的,建设用地单位已按要求提交节约集约用地与保护耕地报告。
(八)具备报批用地的法定前置条件且在指标下达后30天内能组织好报批材料,上报审批。
二、申请程序
(一)项目所在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填报指标申请表(统一格式附后),建设用地单位负责提供有关依据材料,经逐级审核后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主办处室拟定统筹保障方案,报请厅专题会议审定后,下达项目用地计划指标。
(三)用地超过20公顷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实地踏勘、核查,必要时委托具有土地规划资质机构组织专家对用地规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出具专家论证意见。
三、提交材料
(一)申请表。
(二)选址定点、环评、节能审查及项目审批(或核准、备案)、用地预审等前置审批文件。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报告)及总平面布置图等能反映用地具体情况的图件。
(四)项目所在地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卫片执法检查中建设用地单位是否有违法用地的意见。
(五)用地超过20公顷的,建设用地单位提交节约集约用地与保护耕地报告(重点内容包括选址上避开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少占农用地的措施,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控制指标,用地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合理分期用地的措施;分期建设的项目,近三年曾批准用地的,已供地和已建成情况等)。
自治区预留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申请表
XX国土资源局:(章)
单位:万元、公顷、万元/公顷、%,保留两位小数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注册资金
开户行到账资金
项目概况
选址地点
投资总额
耕地开垦费
征地补偿费用
复垦资金
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标准
拟开工时间
项目审批情况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及文号
环评审批部门及文号
选址定点部门及文号
节能审查部门及文号
项目用地情况
用地规模
总用地
农用地
其中:耕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涉及
基本农田
用地预审部门及文号
用地定额标准、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
投资强度
建筑密度
容积率
绿地率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
其它项目
市国土资源局审查意见
经办人: 审核人: 负责人: 年月日(章)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主办处室意见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审核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解办法
为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解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指标分解的公平、公开、公正,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桂国土资发〔2011〕77号),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分解因素指标体系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解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年度计划执行考核情况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五个方面因素及十项影响因子(见表1),经量化测算后确定。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解因素体系表
表1
因素
影响因子
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