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古典园林艺术欣赏.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典园林艺术欣赏.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1/2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典园林艺术欣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期终考试班级:模具121姓名:谢珂得分拙政园园林造景分析通过这个学期的选修课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古典园林,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属苏州的拙政园了。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园堪称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经典。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总体来讲,拙政园的造景特点如下: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都相应有所变化,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本文从造景手法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如主景与配景、借景、对景、抑景、隔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藏景、点景、移景等。以中部景观为例进行赏析: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景到随机”,“虽有人作,宛自天开”。造园是一门艺术,不仅涉及到建筑、土木工程、花木种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文学修养和绘画艺术等内在素质。立意是构筑园林的第一主旨,在相地合宜的情况下,把建筑、花木、池沼、冈埠等进行艺术地构筑配置,这样才能做到步移景换,人在画中。中部景观如一幅青绿山水图轴,图中透出优逸清淡的秀美情调。图中建筑、花木、池沼、冈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构图艺术性极强。(一)远香堂、水池、荷风四面亭、池中土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是图中最突出的一组景色,其他几组皆环绕此景,又独立成段。这充分体现了主景与配景互相辉映及对景的造景手法。“远香堂”为中部主要建筑,面阔三间,四面绕以回廊,在步柱之间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不做墙壁,是为四面厅,华丽庄重。水池遍植荷花,盛夏之时,荷香四溢。远香堂北面对主池,池中土山为两小岛,把池水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南水面开阔,山北溪涧清流。土山主次起伏,山上设“雪香云蔚亭”、“待霜亭”与远香堂互为对景。“荷风四面亭”坐落在池水中央,三面环水,一侧临山,犹若半岛。西首三曲桥可通“柳阴路曲”廊,南面五曲桥与“倚玉轩”相连。它将水池划分为东西两部,是中部园中的交通枢纽。它是“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之间的衔接,既不影响它们之间的对景关系,又使游人在亭中饱览主景的优美情调。绣旖亭、枇杷园、玲珑馆、海棠春坞、听雨轩,此一组景点在中部景观建筑空间富有变化,枇杷园可谓是园中园,枇杷园在黄石假山与绣旖亭之间,山势转折怒出,恰好将进园的圆洞门挡没于视线之外,而从牡丹坛南望,才能看到枇杷园的圆洞门,透过圆洞门南望,便可看到树茂峰秀的嘉实亭,如一幅宋人圆扇工笔画。进入枇杷园内返身北望,可见到土山上的雪香云蔚亭掩映于花木之中,又是一幅写意山水画景。园内设有玲珑馆、嘉实亭等建筑。从枇杷园经玲珑馆往北又到一个独立小院“海棠春坞”。此小院内有海棠两株,翠竹一丛。两侧各有一小天井,景色鲜美。此小院空间结构为著名园林艺术专家张家骥教授称作“堪为中国造园艺术独特的往复无尽流动空间理论的杰出典范。”小沧浪、小飞虹、志清意远、玉兰堂,此一组景点在中部景观的西南面。池水从主池分出,弯曲流至此地,形成水院。以幽曲取胜,幽雅静穆。“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