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

格式:ppt   大小:2,385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

上传人:小点 2019/1/28 文件大小:2.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梳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的头部的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纯净的露水接连不断的蝉鸣声凭借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合作探究1、本首诗是什么体例的诗歌?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五言绝句,托物言志的咏蝉诗象征人的品格高洁,表面看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2、饮清露象征着什么?3、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4、此句有什么作用?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是对蝉声远传的生动的描写,引发三、四两句的思考分析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的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在上两句基础上引发诗人的议论,蝉声的远传一般人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别有用心的强调什么?强调了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远,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6、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是什么真理?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比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