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窄带成像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窄带成像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799474576 2013/9/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窄带成像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49·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 年 2 月第 5 卷第 4 期( ), 15,2011, .5, .4
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February Vol No
· 专家笔谈·
窄带成像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杨建民
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和内镜黏膜下剥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离术( , )为代表,由于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近年来在国内得到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快速发展[1唱2] 。然而,国内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依然很低,如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低于 15%,与日本早期
胃癌(50% ~70%)检出率相比,差别巨大。因此,如何提高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检出率显得十分迫切和
重要。
目前,用于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内镜主要有常规内镜、色素内镜、放大内镜、荧光内镜、电子染色内镜
和激光共聚焦内镜等[3] 。色素内镜由于一些色素宜现配现用,预先配制后长时间不用则会变色失效,且自
配制剂不符合卫生管理部门的要求,而商品化制剂又价格昂贵,此外,文献报道一些色素对胃肠道上皮细胞
有损伤作用,色素染色也不能显示新生的肿瘤血管,因此使用受限。光学变焦、电子放大及激光共聚焦
DNA
放大内镜,尽管放大后可清晰显示病变组织的腺管开口,甚至细胞和亚细胞结构,有助于判断病变的组织学
性质及浸润深度,但由于设备昂贵,操作繁琐费时,且不能清晰显示微小血管变化,不适合临床常规使用。
窄带成像( , )系一种利用窄带光波的成像技术,能够强调血管和黏膜表面的细微
narrow band imaging NBI
结构,日本最早于 1999 年开始研究,2001 年首次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国内于 2008 年开始引进。
一、成像原理和特点
成像原理是通过滤光器过滤掉内镜氙灯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中的宽带光谱,选择 415 、
NBI nm
540 窄带光作为照明光,415 蓝光波长短,穿透黏膜表浅,血红蛋白对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 415 左
nm nm nm
右,因而有利于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和表浅血管;540 绿光穿透力强,可清晰显示黏膜下血管。
nm
与染色内镜相比, 内镜具有以下优点:(1) 不需要内镜下喷洒色素对比增强剂,只需对内镜操作部的按
NBI
钮进行简单的按压操作即可完成切换,因而使用方便,无损伤;(2)可避免因染料分布不均匀或不规则
DNA
而导致对病变判断的错误;(3)能够在白光内镜和内镜之间反复对比观察,从远景易于发现病变,从近
NBI
景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提高靶向活检的准确性;(4)除轮廓增强外,尚可强调血管,因而对黏膜微血管形态
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
等[4] 对 1996 ~2009 年发表的有关和色素内镜诊断结肠新生物的 1342 篇论文进行了
Kobayashi NBI
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在检出敏感性(93% ~94% % ~96%)、特异性(80% ~82% % ~86%)
Meta [5]
及假阴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