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发展现状分析内容提要:农村市场难以发展的关键,是农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就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五大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相应的制约因素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农民消费行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农民消费,农民收入,消费支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市场需求不足。而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众多的农村消费尚未启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农村消费额仅占全国消费额的40%。启动和扩大农村市场已成为当前一大热门话题,现就对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一、我差距扩大。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占市场总份额的比重偏低,而且还呈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到XX年,农村居民的消费额不及城镇居民消费额的三分之一,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值从增长到(农村居民=1),在没有剔除掉城乡价格因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消费额增长速度仍然缓慢。 。我国农村居民的思格尔系数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突破了,但是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相比,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与国外的农民恩格尔系数相比,情况更是严重。XX年美国农民恩格尔系数为%,新加坡为%,加拿大为%,法国为%。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的纯收入不及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如此高的恩格尔系数下,用于非食品消费的支出就更加少。因而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需要得到调整,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刻不容缓。二、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因素分析(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收入是制约消费水平的首要因素。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输出,渠道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农产的收入有所增加。但近几年,农产品的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原本农民的农业收入就承担着两大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如洪灾、旱灾、虫灾等。在XX年SARS期间,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工大量返乡,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收入约421元,减少了%,而城镇的收入影响明显要小些。二是市场风险。由于中国农民大多是小户经营,这样他们难以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忽视价格信号。加上WTO对中国农产品的冲击,使得农民单纯的依靠农产品输出的收入养家糊口很难。农民的劳务输出也是一大难题。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对生产要素的要求被提高,而进城务工的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城市就业压力大,农民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难度更大。且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指数一直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X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为。(二)农民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 1,基础环境差。近几年来,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尽管在不断改善,但大部分地区较为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成为制约农村市场开拓与发展的又一重要障碍。许多地区供水、供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等问题仍没有解决,抑制了农民对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的消费。 。农村商业网点少,布局分散而且规模小,再加上通讯设施落后,农民的消费余地不大。而且农民得不到充分的信息,存在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