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旅游度假区游客旅游偏好研究摘要:掌握旅游市场信息对旅游企业经营决策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柳叶湖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描述性分析发现:柳叶湖旅游者在食、住、行、游、娱、购方面存在显著性偏好差异。比较一致的一面是对柳叶湖的自然景色评价均较高,而在其他方面皆因目的、个人的知识背景、职业等而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差异。最后,文章提出了几点启示,以供旅游景区借鉴。关键词:旅游者偏好柳叶湖一、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旅游偏好是一个感性的概念,国外的早期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特定旅游目的地的现实旅游者偏好的研究。如LEidaMercado(XX)分析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拉美的180名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指出干净的海水、沙滩、服务质量和价格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1];AhmetAktas(XX)等对目的地645名旅游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重要-满意”程度可以有效度量旅游者的旅游偏好[2];AndreaBigano等(XX)分析了来自45个国家的旅游者对假日旅游的偏好,结果发现旅游者对气候表现出一致性偏好,而且来自热一些地区的旅游者表现出了更强的偏好[3]。二是对潜在旅游者的偏好进行探讨。如Wietzelise和RichardS(XX)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旅游目的旅游者对气候的偏好与年龄、收入有关[4];Joseffink和AlfredKobsa基于旅游者的利益和偏好提出了具有个性的服务模式[5]。国内以现实旅游者的旅游偏好研究为主,如黄秀娟等通过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个性特征和需求特征,指出游客个性特征与产品选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6];马耀锋等对在中国6个旅游热点城市的美国旅游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游客的旅游偏好具有较强的规律性[7];孙根年利用回归模型提出了一个包括支付等级与旅游偏好双指标的国际旅游综合分类方案[8];焦彦认为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影响着旅游者购买行为决策[9];周慧玲研究了长沙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认为长沙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仅随文化程度的变化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10]。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文章以柳叶湖旅游者为调查对象,用随机抽样法获得基础数据,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描述性分析和频数分析获得旅游者偏好相关数据。、问卷设计问卷设计主要参考了苏勤[11]和ChrisRyan[12]设计的量表。主要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试,要求被访者从非常好到非常不好的等级来说明自己的满意程度。问卷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包括体验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月平均工资等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去到柳叶湖之前的期望,动机。第二部分是体验项目,包括吃住娱游购五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旅游体验后的满意度测量。、数据采集本次调查时间为XX年4月3日—4月17日,以随机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时间并非连续,而是有选择地选取了几个时间:XX年4月3日整天、4月6日整天、4月7日整天、4月16日下午、4月17日下午,目的是为了让收集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本次随机调查地点为游客流较集中的“旅游接待中心”、旅游长廊和共和酒店。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有效率达86%。三、旅游偏好分析 1、量表信度分析为了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使用对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