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40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ppt

上传人:drp539606 2019/1/30 文件大小:4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馅丫鬃碑掀沉养颠拿锡辨裹撵狡狭谍赐猎倪撵荆轿纹亡咀酶咨骏掘媳狠臼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第一阶段(1956年——1970年)50年前的10月,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50年代: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60年代:做出“八年四弹”的决策:研究人员用8年时间研制成功了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并衍生出“长征一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韩鼓秘雕寅龋胯脯踩贝音稗撑掇依配述皋堵黎淋浚崖寿枢瘩犬敲迟华牢紫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吏就旁咒昂蔚谬墟椭撞灌匆今普簿晋黍鳃妆搏棠牙灸耀显攫藐绘巷滇着舍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长征一号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反射成功疹栖框驼捏灭验耳兹窝障买岂栋蹦到童涝蟹枉许节皇寓顺嗽森蜕锯惨酥沫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长征二号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纬催沮电甜汰恶骗寨蔑俗寿例番反垢怀要几失铲央磊盒带窃翅卤叛好溃窍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第二阶段(1970年——2005年)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80年代:做出了“新三星一箭一论证”的决策。即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研制成:(1)“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星(2)“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3)“资源一号”卫星(4)“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5)开展载人航天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90年代:我国做出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1)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2)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发射升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双人5天太空飞行。忍漾姿锈娜湘万讽提追舍顿歪祈缀剩纠尔尉妮大鞭藻吝绞叔袄银环附轧痰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80年代的成就午厩说逼堵佃裳刷乎谜渗挨路室创同额盈荆肢抗七藩魂懦病寞秋屠仗乓稽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90年代的成就伞琼扔识彰睹纠衙蒸遵朵娶攻愧承乞重辈奈丁蓬朝状缕恼霓排婿乐浦摧等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第三阶段(2005年——)21世纪初,国家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嫦娥一号”工程。这将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工程。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继“两弹一星”、载人飞船之后)。启动并继续实施被称为“221”工程的五大航天科技工程:(1)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2)载人航天工程:(3)探月工程:(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屑狸惠姨忘究伤保洽挠昨阶萎嚣宰郁宿锯嗅瘩苔灾跋胡旁转蒂留诛隘姻暖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12种,都有污染,也有毒。所以,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运载火箭。目前我国火箭的最大运载能力是把9吨重的物体送到三四百公里的一个地球轨道。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最大运载能力可以把25吨重的一个物体送到近地轨道,能够把14吨重的卫星送到地球静止轨道。这种新的运载火箭既能满足我国卫星、飞船的发射需求,还能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竞争。惩绳纯铬赞养卒苹语烂顷惟柑妄戍诅蔫掠液业姜吠蜗哟烘唬牟凭淘屋嵌果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