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1/31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五课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全盛P59——P60/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唐朝在西部疆域设置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粟特人是沟通东西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媒介。过程与方法:通过阐释、解读资料或****题、朗读课文或****题、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过程,理解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设置,对于丝绸之路的繁盛的作用;探索设置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历史背景;拓展对粟特人的了解;探讨解答特定的****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于丝绸之路的作用、粟特人的概况等素材,启迪学生的心智,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意识,提升运用事物联系的辩证法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解题的信心。操作程序(安先后次序排列):全体朗读——分句个别朗读:P59。破解****题——《一课一练》/P54/三、/8。优秀学生朗读——特殊学生(二、三位)朗读:资料。教师解读问题:(1)、(2)、(3)。普通学生解答****题——特殊学生重复解答****题:(1)、(2)、(3)。对教材的在处理:P59——P60/1。划重点。阐释:探索设置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历史背景;拓展对粟特人的了解。(使用PPT、课文地图)简单小结:(略):P60/2——P61。(图文并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不断交流;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长安是当时东西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都市会。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阐释、体会与欣赏、划重点、讨论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全面认识唐朝文化概况的基础上,理解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及其典型成果——长安城及其盛况,陶冶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拓国际视野,培养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操作程序(按照先后次序排列):P60/2、3。分句轮番朗读。划重点与阐释。P60/4——P61/1;插图。解读与划重点。读图与阐释。P61/2。全体朗读。划重点与阐释。P61/3——P62/1;插图。自学与欣赏(“知识连接”;插图;PPT)解读。东亚文化圈P62/2、3、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唐朝与朝鲜、日本的交往及对两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解读、互动与欣赏等教学过程,使学生体会并理解唐朝文化对朝鲜、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唐朝文化影响朝鲜、日本文化的史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民族精神;同时从朝鲜、日本对于唐朝文化的积极态度中吸取精神养料。操作程序P62/2、3、4;插图解读。P62/2、3。分句轮流朗读。划重点与阐释。②P62/4;插图;PPT。解读。插图解读;PPT/互动。P62/5——P63;插图与PPT欣赏。①P62/5——P63/1。全体朗读。划重点与阐释。②P63/2、3;插图。解读。插图欣赏;PPT欣赏与比较。作业指导练****与测评参考P60——61。参考P62——63。探索与争鸣解题的基本要求:1、举2——3个儒家学说的实例,揭示它们“适应了人类普遍的道德要求”。2、举例说明,差异与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需要调和;并在此基础上肯定“和而不同”的思想的积极意义。3、字数在300以上(含300)。四、课后反思:丝绸之路(甲版)背景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范围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景况这条陆路通道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