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质量管理体系培训1、管理体系—体系及体系文件总则管理体系是指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承担的监测工作类型、工作范围和工作量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以保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职责(1)站长负责主持建立管理体系,制订本站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站的技术活动和监测报告的质量保证。(3)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校核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总结工作。(4)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宣贯,并保证其现行有效性。(5)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6)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7)各室成员根据质量职责按程序规定实施相应的活动。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本站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四个层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技术记录及监测报告。(1)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阐述本监测站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明确了本站的质量方针、目标,是根据本监测站实际情况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全部要求,转化为对所有监测工作的具体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2)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为保证质量管理活动能满足准则要求而规定的工作程序,并确保所有工作过程受控。其内容包括: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工作程序、相关程序文件和相关质量记录六方面;(3)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开展监测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程序文件的细化。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包括仪器设备操作、维护及期间核查规程,量值溯源核查仪器的量值溯源核查方法,在用的未列入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各类监测方法及采样制样方法等;(4)质量记录/技术记录及监测报告是各种质量活动和技术工作的记录,它能见证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检测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也是质量改进的依据,具有可追溯性。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控制(1)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均采用活页装订的方式,以便于修订。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以单页形式为方便使用和保管。(2)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和管理(a)管理体系文件由综合室进行编号、登记、注明受控状态后发放,领用人员在接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时要在发放记录上签字确认;(b)持有者妥善保管体系文件,不得在体系文件上涂改,不得外借,如有遗失应立即报告,并做好登记备案;(c)管理体系文件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文本,本站内部使用和提供给认证机构的为受控文本,提供给有关用户的为非受控文本,手册发放时要注明受控状态;(d)当持有者工作变动时,应将管理体系文件退还质量控制室并办理手续;(e)各版本管理体系文件均在档案室永久保留一份,并标识存档。(3)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对体系文件进行修改:(a)管理评审、内部质量审核以及管理体系实际运行中发现存在问题;(b)本站组织机构或管理职责有重大变化;(c)编制体系文件所依据的有关标准、法规有较大变动;(d)其它导致必须修改的情况。管理体系的运行为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质量负责人负责解释管理体系文件,并组织宣贯,做好记录;(2)各室主任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学习,理解自身职责和重要性。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质量和技术活动,并为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实现作出努力;(3)对影响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4)配置相应的设施和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监测环境;(5)配备足够的、能胜任岗位职责要求的各类人员并有计划组织培训;(6)建立、完善实验室的改进机制,有效利用内部审核、管理评审、预防和纠正措施等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7)积极组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站长的责任(1)提供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承诺的证据;(2)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组织;(3)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变更时,能确保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