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关于进一步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意见.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进一步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意见.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2/2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进一步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意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进一步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意见各郊区县人民政府: 经过连续几年的调整,郊区养殖业已经发展成为本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郊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充分发挥首都郊区的优势和特点,合理有效利用各种养殖业资源,全面提高郊区养殖业的运行质量,促进郊区养殖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郊区养殖业生产与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进一步促进郊区农民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北京农业“221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遵循科学发展观,现提出进一步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意见。一、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必要性(一)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是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是郊区工作的主线,养殖业是郊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郊区畜禽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单位生产效率和效益不高甚至下降的矛盾,已影响到了郊区养殖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必须通过进一步调整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有效解决郊区畜禽数量增长过快与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的矛盾,更好地促进郊区农民增收。(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是有效利用郊区养殖业资源的需要本市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严重短缺,可供养殖业生产的资源十分有限,郊区养殖业生产中的大部分精饲料和部分优质干草需由外埠调入。为此,必须通过进一步调整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发展适合首都郊区特点的养殖品种和养殖生产模式,提高养殖业资源利用率,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高质量的动物产品。(三)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是保护生态环境、。按照目前畜禽饲养量和土地对粪肥需求量测算,郊区现有各类畜禽每年产生粪尿中的氮、磷、、,%、%%。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郊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郊区特别是近郊等平原区发展养殖业生产的环境容量已经受到一定制约。此外,现有的养殖业布局和养殖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部分养殖场距离水源保护地和城镇较近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的水冲粪式猪场等耗水型生产工艺不仅浪费水源,而且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通过调整养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进生产工艺,妥善解决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是改善动物防疫环境,提高疫病防控水平的需要由于农户散养畜禽布局分散、饲养规模小、防疫意识不强,对郊区畜禽疫病防治,特别是对邻近的重点种畜禽场和大型商品畜禽场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必须认真按照畜禽防疫的规则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养殖业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动物防疫环境,提高郊区畜禽疫病的整体防控水平,促进郊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从目前郊区养殖业的生产规模、资源状况、环境容量和动物防疫等方面综合考虑,郊区养殖业已经由数量快速增长期进入到了一个调整优化发展期。因此,要按照“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步伐,促进郊区养殖业提档升级。二、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绿色奥运为契机,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221行动计划”为总揽,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合理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为目标,根据郊区区位特点、资源状况及现代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优化配置发展郊区养殖业的各种资源,有效利用周边资源,科学合理确定养殖业品种结构和生产规模,全面推进郊区养殖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养殖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调整目标通过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郊区养殖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和环境相协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郊区养殖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生产规模适度、产业化水平较高、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目标。 1、科学合理调整郊区养殖业产业布局,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快养殖业由近郊向远郊转移,根据各郊区县的区位特点、资源状况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优势特色养殖产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2、保持适度养殖规模,提高单位生产效率。依据“221行动计划”对市场需求和市民消费趋势的调查,考虑到本市主要畜禽产品应保持一定的自给率以及郊区现有土地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等综合因素,今后郊区养殖业要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前提下,重点通过提高动物单产水平和出栏率增加产品总量和产值。具体是:年出栏商品猪由450万头适度调整到400万头左右,种猪出栏由20万头增加到40万头以上;奶牛存栏调整稳定在15万头左右,其中高产良种奶牛由4万头增加到8万头,平均单产由6000公斤提高到7000公斤以上;;肉鸭由4990万只发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