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doc

上传人:drp539601 2019/2/3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种创新的物理教育理论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邢红军摘要:原始物理问题作为一种创新的物理教育理论,引领了物理教育研究的方向,体现了物理教育的本原回归,代表了高考物理命题改革的方向,促进了学生物理认知状态的改变。这为物理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原始问题   现象学   认知状态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物理教育本性的回归,是物理教育的正本清源问题。然而物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物理教育的“源头”在哪里?这些物理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回答。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理论的提出,使得我们能够直接与物理现象相接触,让我们得以面对原汁原味的物理现象进行教学研究与探索,从而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物理教育领域之门,进入到了一个物理教育研究的新天地。在一定意义上,原始物理问题的提出,是近30年来我国物理教育领域涌现出的能够反映物理教育本质的教育理论,是物理教育理论的创新。  ──物理教育的本原回归  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思想与现象学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作为20世纪西方的一种哲学思潮,现象学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到事情本身”和“生活世界”。  “回到事情本身”,这一观点表达了现象学研究最根本的准则。现象学认为人们不应该在事物之外寻找事物的本源,当事物向我们显现时,不仅仅只是现象,现象就是事物本身,它意味着人可以在一种直觉的方式当中去把握物体。现象和本质之间没有距离,本质不仅是可以认识的,而且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分割的  “生活世界”的观念来源于胡塞尔(Husserl,1965)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著作,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但这种有效不是出于某个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每个目的都以生活世界为前提,就连那种企图在科学真实性中认识生活世界的普遍目的也以生活世界为前提”。[1]  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和“事情本身”的理念,改变了我们一直以来站在物理教育外部、远离生活世界来对待物理教育的态度和方式,当我们用现象学的理念走进物理教育来重新审视时,我们发现,物理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理教育发生的起点应当是物理现象。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是物理教育应该回归的地方。这种理念使我们从抽象、晦涩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重新返回到物理教育发生着的地方──活生生的物理现象。  因此,当现象学融入物理教育之后,就启发我们在物理教育活动中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强调物理教育实践的重要性,追求物理教育意义的实现,重视师生间的主体交互性,注重物理教育反思,寻求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注重物理教育的情境性……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活生生的物理教育的世界中发生着的。这样,原始物理问题教学就成为“通达科学的教育和人生形式”,是物理教育价值实现的源泉。这种对生活世界和物理现象本身的关注,使得物理教育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而是生动的、丰满的;不是固定的、僵死的教条,而是一种活生生的物理教育世界的展现,是对学生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和思维品质的唤醒和触动,是对物理教育价值与意义的追寻。  与现象学理论取向不同的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念物理的养成了念死书的习惯。整个社会环境,家长的态度,报纸的宣传都一贯向这个方向引导。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非常努力,训练得很好,知识非常扎实的学生,可是他们的知识是片面的,而且倾向于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