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学名词解释(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文化教育学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的启发。(3)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其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制度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制度教育学侧重于对学校的各种教育制度进行分析引起了人们对学校制度的高度重视(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6)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等人。批判教育学是针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中的种种不平等、不公正现象而进行的精细分析与批判,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在教育理论层面上的反映。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有的人认为是“教育现象”,有的人认为是“教育事实”,有的人认为是“教育规律”,有的人认为是上述三者中的两项或三项,还有的人笼统地认为是“教育”。这些看法似是而非,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问题”,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制度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第一,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应该首先把培养制度亦即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以阐明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第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制度比教育意图、计划、策略对师生教育及学习行为的影响更大、更深刻。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会变迁,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变成“建立中”的制度。第四,教育制度的分析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等。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