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指()B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苏东坡(1036——1101)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眉州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词牌和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苏轼“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的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这首词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以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赏析“乱”“穿”“惊”“拍”“卷”的表达效果。乱惊拍穿卷写出岸边岩石山崖的高低错落写出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写出江水的汹涌写出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写出浪涛的翻滚上片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上片写了滚滚东逝的江水、壁立的乱石、汹涌的波涛、千叠的浪花等意象,描绘出赤壁江景的磅礴壮美,渲染了一种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氛围,营造了一种雄浑阔大的意境,衬托当年赤壁之战的激烈,为下阕写周瑜做铺垫。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