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一、意识形态的失败1、农民起义多在天灾人祸交加之季节,天灾多为饥荒,人祸则是官逼民反。中国广土之地,必不至于全面饥荒,饥荒地域只占国土面积之一部分,如古欧洲式的全国一时俱起绝不可能,故中国农民起义的发动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借助于宗教的力量。(太平天国————拜上帝教)2、一个好的宗教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农民起义借助于宗教,他们依靠宗教获取民众的支持,但这个宗教绝无好内容,这在起义之初就已为他们的失败种下祸根。洪秀全称天帝之子,杨秀清称天兄,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这是后来天京事变的根本肇因。3、传统王朝下的社会革命运动,虽然发起时需要宗教,但绝不可一味因循,宗教本无好的内容,完全是骗取人心的权宜之计,一个新政权的底定更需要道义上的民众支持。故刘邦先有斩白蛇的传说,后为义帝发丧,收服人心。朱元璋先事韩氏父子的教义,后改为驱除蒙古人,以民族大义招四方之豪杰。洪、杨不知此道理,一味因循,既不改选易辙以求新的振奋人心之口号,反倒自毁长城为他一时权力之巩固,此为第三点。4、不学无术,看轻读书人。一个新政权取代旧政权,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强盛,更在于任用书生。刘邦有陈平、张良,朱元璋有刘基、朱升、李善长,是他们成功的一决不可少的条件。洪、杨讨好民众(也仅仅在初期)戏辱士人,不学无术(他们要的读书人,初识文墨能写文书而已,非经世致用之才),故鲜有长远而可行的战略计划,亦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曾国藩《讨粤匪檄》深中这一点。)“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语)中国社会士、农、工、商四阶层至今不变,其中士(知识分子)乃后三阶层的天然领导者。(以其眼光最为高明,思想局限最少故)洪、杨仅依赖愚昧之农民,又无思想上有益的教诲,必败无疑。5、上帝教是舶来品。既非中土原创,自不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曾国藩以卫孔孟驱夷教起师,深中其病根。二、战略与军事失败1、永安建制后目标的丧失。洪、杨的最初理想是打到北京,消灭清廷。故赛尚阿,讷尔经额以内廷大学士赴前线督战,官军两万尚不能克洪、杨两千。然永安封王后,洪、杨荣华心起,丧失目标,原本是道湖广、上河南的雄心勃勃之计划变成先取南京借江南半壁安家,徐图北京。后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的北伐,区区两万士兵、乏粮饷、无冬衣,直至天津城下,清廷震动可想而知。那时既势如破竹,前期自更容易,可惜洪、杨雄心已失,即便后来也不愿意多添兵北伐。2、摒弃贤良,任用私人。石达开走是一例,任用洪氏兄弟是二例。陈玉成虽说争气,也是洪秀全的女婿,李秀成行伍出生,可惜只是将才不是帅才。曾国藩对李秀成说:“我皇上视名誉如珍器,不象你们的天王,胡乱封萌。”不用说,这种结果必是奸人得志,正人见锄,政权安得不亡?3、不切实际邪教式的纪律。凡入上帝教,财产悉归圣库,夫妻相见乃至同床,也要得到批准。这自然让我们想到许多生活在人类社会阴暗处的邪教,秉存着一种原始而泯灭人性的思想。更要命的是天王、诸王能随意支配财产,拥有三宫六院,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谁的妻子有姿色,作为上帝教的信徒,必须把无条件把妻子贡献给天王(也就是他们的教主)。笔者认为,太平天国如果作为一种农民反抗当时满清封建与专制王朝的斗争,这是值得称颂的,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把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做为一种建立自己的新王朝的开始,特别是洪秀全这些所谓的农民领袖,他们所领导的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暴动,并不是要彻底改变满清的封建与专制王朝的制度,而只是打着农民救世主的旗帜,重演一场新的皇帝梦。洪秀全建立的这个太平天国的洪氏王朝,与过去的满清王朝相比,不仅更加专制与封建,而且还表现的更加愚昧、落后、残酷、集权、保守。因此,当太平天国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当洪秀全在南京建都时,他已经开始走到了广大农民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天国的评价,概括起来分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太平天国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等级森严的王朝。1851年太平天礼制》中,以天王诏令的形式规定了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森严的等级制,君臣上下之间有一渊之别,从称呼、服饰、仪卫舆马都有明确规定,不准逾越,甚至对王以下的各级官员以及他们的子女的称呼,也有规定,如丞相至军师称大人,师帅至两司马称善人,丞相子至军师子称公子,师帅子至两司马子称将子,丞相女至军师女称玉,师帅女至两司马女称雪。在公子,将子,玉或雪中,又有等级区别等。天王出行,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且要乘64轿夫之舆,而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士兵,回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不留。而天王与其它诸王的关系再也不是暴动时的兄弟关系,而完全是一种君臣上下的关系,每个王都有4000人以上的僚属和待从人员。杨秀清每出府开路龙灯一条计36节,以征鼓随之,其次则绿边黄心金字衔牌20对,其次铜钲16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