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千课万人数学-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课万人数学-心得-.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2/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课万人数学-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课万人”小学数学听课体会10月25-28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长沙参加了“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拓展性课堂”教学观摩会。“千课万人”对于我来说,属于第一次,我满怀期待来到了湖南长沙,走进了月亮岛学校的观摩现场。当主持人满怀激情的演讲,我才真的意识到此刻的与众不同,才深深的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翻开《参会指南》,看到一排排专家、大师的名字,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此刻竟是如此与我贴近。往日只能在书本中见到的人,现在我竟能坐在下面听他们上课,听他们讲座,实在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四天的时间,实在是太匆忙了,这四天里,让我近距离的感受了大师们的教学魅力,耳闻目睹他们高超但有看似朴实的课堂演绎,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本次观摩活动的主题是“拓展性课堂”,而它首先提醒我们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注意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对于学导课堂新课标也这样补充到补充:“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当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再到提倡的“学导”并举,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深入。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舞台,因为它不是任何人表演与展示的地方,它应该是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在“千课万人”活动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快乐、思维、深度。1、快乐。我想对于华应龙的课,用快乐来形容无可厚非,整堂课我们时常能听到一阵阵发自内心的笑声。徐老师通过一堂课的精彩演绎,让我们看到了策略形成的过程。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整个班的学生围绕在徐老师的周围,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当你受到学生这般热情的对待时,那种满足感这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吧。但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来说,对他们的示范课作为学习课的话,是否可以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做些思考和改进呢?当然有可能不准确。刘松老师的《有序对数》、张新春老师的《数与形》、唐彩斌老师的《方格里的加减乘除》,张齐华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等等的课,刘老师幽默的语言配合有效的动作,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于乘法分配律有了扎实的认识。许洋老师通过建圆环粘圆环这个简单的游戏,带领着学生认识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虽然时间是傍晚的5点多,但学生仍学的兴致勃勃,我想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肯定。而俞正强老师的课堂的开放性,则让我不得不佩服老师的知识底蕴的深厚,而学生那有模有样的回答如“感情可以用时间来度量,用心去度量......”则赢得了我们一次有一次热烈的掌声。2、思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刘德武老师的《怎样使得数最大》。其实可以说这是一堂思维训练课更为的贴切。柳老师的课朴实扎实,在他巧妙又细心的安排下,小学课本里很多的诸如“烙饼问题”、“打电话问题”等结合在了一起,提示最优化的两个基本方案:资源确定时要追求最好的目标;目标确定是要使用最少的资源。在进行问题解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