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曾国藩家训和家书 春节——家训和家书.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曾国藩家训和家书 春节——家训和家书.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9/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曾国藩家训和家书 春节——家训和家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曾国藩家训和家书春节——家训和家书网络书香节日读书,我是曹雅欣。年,是我们的一个终点,每一年到头,我们在这里停顿、在这里回归;年,又是我们的一个起点,每一年之初,我们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出发。所谓“年年年尾接年初”,就是这样。而年尾年初,我们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往往都是家。家,是一年到头,归来的地方;家,也是一年新岁,出走的地方。家,我们在这里安顿旧岁;家,我们在这里规划新年。所以,家文化,几乎就是中国年文化的一个精神浓缩和集中体现。所谓“修身齐家治天下”,中国历来对家文化极其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家风,对内影响着个人的品格,对外影响着社会的组成。而家风,传承于家训里、体现在家书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训、家书,都是一个成功门第的家风展现。在过年的时候,让我们也来读读这些经典的家训、家书,体味年文化中最重要的家文化。好的家文化,能给奋斗的行者以智慧,能给漂泊的游子以温暖。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典型代表,要数诸葛亮,他给儿子的最后一封家书《诫子书》中,是这样传递着自己一生的智慧所得,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是在说,君子的行为操守,是靠宁静来提高修养,是靠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真正的志向,不摒除干扰就无法完成远大的目标。学习要静心专一,才干要源于学习。不善于学习就无法增长全面的才干,不确立志向就无法使学习转化为成就。诸葛亮这几句话言辞恳切、字字珠玑,他一生的波澜起伏、神机妙算,最后都洗尽铅华,呈现为平淡至极的教子箴言。让我们再体味一下《诫子书》中的这几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家训里著名的《朱子家训》,从清朝初年问世以来,被很多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当做是“治家之经”,可以说,它不再仅仅是作者朱柏庐自己一家的家训,而是被推而广之地奉为中国共同的家文化。比如其中说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一粥一饭的时候,也要想到这些粮食来之不易,用半丝半缕的时候,也要感念这些物资生产辛劳。这样的珍惜精神,与我们当今提倡的清廉节俭、“光盘行动”,是不是也非常吻合呢?这就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再看,《朱子家训》还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看到旁人有了喜庆,不可心存嫉妒,看到他人有了祸患,也不可幸灾乐祸。如果做善事总想让人看到,那就不是真的出于善心善念;如果做恶之后怕人知晓、伪装自己,那才真的是恶人。这些说的都是很浅显很朴素的道理,但是往往我们确实是需要提点、需要警醒。——我们是否会因为他人的状况起落而气愤嫉妒、而情绪低落呢?“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这句话提醒我们:只有保持善良心性对人,才能保持平和心态对己。——我们你是否会因为做了好事无人知晓、默默无闻而感到愤愤不平呢?“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就如同美国一首诗里所说,说:“你今朝的善行,世人会在明晨淡忘;但是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多做好事。”《朱子家训》里还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书的目的是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