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早产低体重儿护理何秀英(广两鹿寨县人民医院儿科545699)【摘要】木文介绍了早产极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对其临床护理管理(环境管理、呼吸管理、喂养管理)及其新型护理方法(技术、抚触、“袋鼠式护理”、“鸟巢”护理)进展进行讨论总结,目的是应用新护理方法,促进早产低体重儿正常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提高其成活率。【关键词】早产;低体重儿;临床管理;常见症状;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253-—刖目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产科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而产妇的社会心理、生理压力H益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的比例不断上升,成为目前新生儿监护室收住的常见病种。资料显示,其病死率是足月儿的10倍[1]。因此,掌握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加强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管理,不断探索护理新方法,是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早产低体重儿护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护理新进展,现综述如下:常见症状在早产低体重儿的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儿各器官及生理功能发育不良,极易产生一些危及患儿生命的症状,如呼吸暂停、体温不升、腹胀、呕吐、肺岀血、黄疽等。了解这些症状,并在临床上采取预防措施,有利于帮助此类患儿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成活率。,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呼吸功能不稳定,于生后3〜5天内易发生呼吸暂停和青紫,胎龄越小,发生率愈高,尤其是在体温过高或过低吋,喂奶后和咽喉部受到刺激时极易发生呼吸暂停,当呼吸暂停吋间超过20秒,临床上就会出现脸色青紫、反应差、心跳减慢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缺氧症状,是一种危重症状,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肌肉活动少,自身产热少,易散热。因此常因为周围环境寒冷而导致体温不升,甚至硬肿症。、呕吐早产儿吸吮力和吞咽反射差,胃处水平状、容量小,且其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发生呛咳、溢奶、腹胀、呕吐,如果处理或护理不当,可能造成窒息或疾病变得更加复杂等严重后果,以及由于铁、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缺失发生贫血、佝偻病等疾病。%[2]。发生肺出血可能与早产和低体重、缺氧和酸中毒、感染、低体温等因素冇关。如患儿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如气促、呻吟、发绀、三凹征等呼吸闲难和缺氧症状突然加重,出现肺部啰音、肺野透亮度减少等改变,应高度警惕肺出血。,葡萄糖醛酰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疽出现早,黄疽持续吋间长,易引起核黄疽,多发生在生后1周左右,其高危因素有极低体重儿、低体温、窒息、酸中毒、低蛋白血症、败血症等,临床上要动态监测胆红素值,并遵医嘱给予蓝光治疗可有效防治核黄疽的发生,但疲注意用眼罩、尿布湿遮盖好患儿的眼及会阴部,保持箱内适宜的温湿度。临床护理管理旱产低体重儿的护理管理应在做好常规护理如设专人护理、严格消毒隔离,监测指标,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的基础上,重点要做好环境、呼吸、体温、喂养及其病情观察的几个环节护理管理。,其体温易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II常因寒冷而导致机体出现代谢性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