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我眼中的诸葛亮.ppt

格式:ppt   大小:1,11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眼中的诸葛亮.ppt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2/9 文件大小:1.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眼中的诸葛亮.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诗,写的是一代名相——诸葛亮。说起诸葛亮,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在大多数人眼中,他就是智慧的化身。今天,我的报告就从这里开始。我眼中的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东汉末年,他隐居隆中,以务农为生。他通晓兵法,有计谋,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人称“卧龙”。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从此以后,他全力辅佐刘备及其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兴十二年,他与魏将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追谥“忠武侯”。其实,提起诸葛亮,首先进入人们脑海的,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的确,罗贯中在细节描写上是花了工夫的,因而小说中的诸葛亮形象能够深入人心。可是小说毕竟是小说,它无法与真实历史相等同。下面,我就从虚构和真实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从而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首先,我想从选材方面谈。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是以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为基础,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的。而陈寿写《三国志》的时间接近三国,可利用的前人成果不多,其中《魏书》《吴书》的史料来源主要是官修史书,因蜀无史书,《蜀书》的史料主要由他自己采集。对于那些陈寿自认为不可信的材料,他一律弃之不用,所以失之简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史料的真实性。因此,诸葛亮的形象存在较大差异也就不足为怪了。接下来,我将从内容方面进行对比。“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这是《三国演义》中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片段——空城计,写的是诸葛亮在魏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充分摸清敌人的心理,虚张声势,从而使魏军统帅司马懿见状大疑,掉头就跑。结果诸葛亮因弄险而大获成功。然而,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成功运用过空城计吗?翻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我们发现,在陈寿的文字间是找不到有关这一方面的记载的,而在裴注中却找到了。裴松之作注有四个原则,其一是“纰谬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在有关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文字后面,裴松之从时间以及情理的角度进行陈述,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如此看来,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说法显然靠不住。《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夸大还不仅在于此。再许多场合,作者都把诸葛亮写成先知先觉的人物,如刘备三顾茅庐时,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宣扬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超常能力,作品一再写到他的“锦囊妙计”,仿佛其余人都成了他的智慧所驱使的工具。另外,“七星坛祭风”“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等章节更是将他的超能力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驾驭自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