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川"会理PS"事件舆情研究2011年6月26日,天涯社区一则名为《太假了,我县的宣传图片》的灌水贴文被众多网友通过微博转载,四川会理县PS事件走入公众关注的聚光灯下。此事件本为该县宣传人员业务不精、疏于网站管理造成的过失性事件,但是在“微时代”的传播影响力下,关于基层官员作风的话题由此而发。针对瞬间高涨的舆情,事发次日会理县即进行了官方回应并开设了微博客与网民进行对话,舆情迅速得到了平息。此次事件中政府部门实事求是、及时快速的舆情应对态度与微博客的综合应用是此次舆情得以迅速平息的重要原因,会理县政府在此次事件中通过微博的“借力发力”更顺势推广了会理旅游,此次危机的解除是近期政府舆情应对比较成功的实践范本。一、事件概述 2011年6月26日,新浪、腾讯等微博众多网友转载来自天涯社区的图片,有网友在网上曝出会理县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上一条题为“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路”的新闻中,配图为人为PS将领导放到了公路上面。当日该图片在网站上被删除。 6月27日上午,《潇湘晨报》等媒体对该县进行采访,工作人员进行了三点回应称:网友的质疑是对的,新闻照片不应拼接, 6月26日夜间发现问题后,经过初步调查,已对涉事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要求不允许再犯类似错误。6月27日下午,18点30份许,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开通了新浪微博,并通过微博向社会道歉,而照片发布者亦做出声明,向社会各界表示歉意,并保证“在今后工作中绝不在发生类似情况”。随着事件的传播,在此后的时间中互动媒体均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了“PS大赛”,以三位县长为模板的图片一时间成为了网友竞相传播的对象。当事人孙正东开设微博回应“PS大赛”称“感谢全国热心网友,让会理县领导有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免费‘周游世界’,‘旅行’归来后,领导已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也希望网友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会理这座古城上来”。此次幽默的调侃再次取得了网友的好感。二、媒体关注度走势四川“会理PS”事件新闻与互动话题关注度曲线图四川“会理PS”事件在舆情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三个高潮,均通过三个不同媒介进行而产生,在曲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该事件在互动新闻方面呈现“先知先觉”“持续高温”的舆情态势,相反,在传媒报道中则有比较明显的关注度起伏。在互动媒体传播中,我们看到在6月26日首发天涯的贴文中,当日的网友顶贴量即达到了近500条,并直接推动了此贴文在微博客等互动媒体的传播。27日,此图片在微博中成为热图,会理县政府也就此进行了回应,当日下午即开微博连发三条贴文进行致歉。28日此事件依旧在微博客与社区中得到传播,其中多数网民“PS大赛”的形式进行参与,一度高居新浪、腾讯微博热点话题的榜首。此次事件的传播中,社区是始发源,微博助推了事件的发展。而四川省会理县也充分利用此传播规律,利用传媒、善用微博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民众的谅解和网民的认同。三、政府舆情应对过程在此次舆情应对过程中四川省会理县的舆情处置是合理、及时的,在舆情传播的短短几天内即进行了几次舆情应对,速度快、效率高,此次政府互动舆情应对的方式方法可圈可点。四川“会理PS”事件政府舆情应对示意图在此次事件过程中,依据主力传播媒体的不同与政府应对方式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应对阶段。这三个应对阶段是相辅相成、前后过渡的过程,构成了此次舆情危机政府处理过程的完美配合。始发期发现及时,认错态度诚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