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分享*A、用于单句之后(单句,就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例:1、天亮了。;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用于复句之后(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例: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庄严与神圣;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任何童年或成年的记忆都无法与其比拟。句号*C、用在省略号之后。部分引用,省略号后面要用句号。语义有尽头的省略号后,要用句号。例:毛泽东曾撰文说:“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D、用于疑问句之后。有些疑问句,如果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很弱,可用句号代之。例:人又不是石头,哪有不思想的道理。句号*句号VS逗号句号最易混淆*逗号在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单句、复句都需要它的存在,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常出现的错误是“一逗到底”例: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享受夏季清凉,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享受夏季清凉。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逗号*A、用于询问句之后(询问句是提出问题,让人回答的问句。)例:1、“你叫什么名字?”2、“清楚了吗?”B、用于反问句之后(反问句是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答案就在问句中。)例:生命里有了这样的华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C、用于设问句之后(设问句是为了突出意思的中心,有意采取的自问自答方式。)例: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问号*D、用于选择问句之后(选择问句是问话人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让答话人选择其中之一的问句。)例:1、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将会消灭呢,还是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E、用于表示疑问的独词或词语后。有些带疑问的字或词语后也用问号。例:“东?”他嘟囔了一句。2、司马迁(前145—前87?)问号*A、用于感叹句之后(感叹句是使用感叹语气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句中常用强调词,句末一般用语气词。)例:1、这简直是欺人太甚!2、雪,是冬的精灵呀!B、用于祈使句之后(表示命令、决心、愿望之类的祈使句,语气强烈、坚决、感情激奋的句末要用叹号。)例:1、“说话!快说话!”2、让我们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C、用于感叹、应答词之后(表示感叹、应答的词,若带有强烈的感情时,后面要用叹号。)例:何君问:“如何?”我答:“平常!”叹号*D、用于象声词之后(以象声词构成的独词,表示声音强烈时用感叹号。)例:“砰!砰!砰!”从远处响起枪声。E、感叹号并用(特别大的声音和强烈感情的,为了引起人们注意,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后面可并用两个,甚至是三个,但这种并用形式不可滥用。)例: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F、与问号连用(在一些表示复杂语气和心态的句子末,可以采用问号与叹号连用)例:难道你不需要一点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爱?!叹号*A、用于并列的词、并列的短语之间(无论它们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并列词语之间都可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例:周恩来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B、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一般用顿号例:全面系统深入地学同志的富民思想。C、用于次序语例:1、名著是读者最多的。2、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3、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