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坝址位于河南省叶县某镇某村某水文站下游1km处。坝址距叶县县城约30km,西距叶县某镇约10km,东距叶县某乡约6km,坝址位于两乡镇交界处。某水库属大(Ⅱ)型工程,工程等级为二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采用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69km2,。根据流域规划的要求,某水库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并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水库主要永久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闸,另外在输水洞后还有小型水电站一座。各建筑物概况简述如下:(1)大坝大坝全长约4070m,南起小某,北至牛庄北,,防浪墙顶高程119m,,坝顶宽8m,坝顶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大坝上游坡为1∶3和1∶,下游坡为1∶∶。大坝防渗体为粘土斜墙,粘土斜墙后设排水带和任意料,坝体上、下游坡均采用干砌石护坡。坝基防渗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结合的垂直防渗型式。(2)泄洪洞(前期为施工导流洞)泄洪洞为无压洞,,,。。闸室内设弧形工作闸门及平面事故闸门各一扇,竖井上部设启闭机室。出口设消力池,。(3)溢洪道溢洪道为岸边式溢洪道,,,共6孔,,设弧形工作闸门。消能型式采用挑流消能。(4)输水洞和电站输水洞为有压洞,。,,;闸室内设拦污栅及事故检修闸门各一扇,进水塔上部设启闭机室。输水洞出口通过岔管接电站,结合向河道和渠道输水灌溉发电,总装机1890kW。本标段工程内容包括各建筑物(除溢洪道控制段桩号4+~4+)的钻孔和灌浆(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永久和临时水工建筑物的松散透水地基的防渗处理工程,其防渗结构型式包括永久工程的混凝土防渗墙和临时工程的高压旋(摆、定)喷注浆防渗墙。本标段工程施工跨2个年度,安排在非汛期施工。、,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以北的柳树沟,全长163km,流域面积287km2。干江河是澧河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1280km2,占澧河流域面积的46%,。干江河发源于方城县小史店乡西南山区,上游河道比降在古庄店以上为1/2500,以下为1/10000,河槽一般宽100~200m。水库坝址以上河道呈三干型,即东沙河、西沙河、贾河。上游河床呈“V”型,中、下游呈“U”型,由于流域内山丘区无森林覆盖,坡陡流急,河床土质多为砾石及砂组成。本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受季风影响,冬季少雨干燥,夏季西伯利亚高气压衰退,暖湿气团由东南方向内移,在700m高空形成切变线、台风、三合点,降落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885mm,年际变化大,最大1504mm,最小472mm。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左右,尤以7、8两月为最多。℃,极端最低气温-15℃,在元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5℃,在7月份。年平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69%,,月蒸发量随随气温变化,其中以5~8月较大,约为129~175mm,元月及12月最小,约为40mm左右。因受季风影响,冬春季多西北及东北风,夏秋季多东南及西南风,年最大风力为8级。本流域由于冷湿气团的锋面位置常在南北向摆动,故坝址上游经常为暴雨中心所在地。大暴雨中心位置常位于金汤寨、独树、治平、吴沟一带。由于流域上宽下窄,似扇形,故集流快,一场孤立暴雨形成的洪水,在下游往往是峰形尖瘦的孤峰,如全流域连降暴雨则在干流汇合的下游形成峰缓、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复式洪峰,这样的洪峰往往会给下游带来较大的洪涝灾害。,形状似扇形,四周为山丘区,中部为陵间盆地,总的地形是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平均高程为175m,分水岭最高(五峰山),一般在400~700m高程之间,唯方城缺口地势较低,高程仅140m。坝址处于某槽地之东南边缘部位,其北部为漫岗,南部为丘陵,中间为平缓开阔的河流冲洪积阶地。北部漫岗高程122~154m,南部丘陵高程一般在100~150m之间,局部达170~200m,干江河河底高程为84~85m,河槽宽度130~240m。两岸发育两级不对称阶地和漫滩,左岸二级阶地由Q2、Q3地层组成,阶地前缘Q3地层和Q2地层间为内迭埋藏关系,在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