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只有奋斗才能解决人生的空虚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假?我觉得人生它的目标特别逗,当你实现了一个目标,那个目标会又给你产生出好几个分目标来,这就是向上奋斗。我觉得它其实是开放性的,总体上是让人越丰富越好,我觉得。精彩语录: 我们想重新定义奋斗,就是不再用一个新词,我们还用一个老词,但是赋予它新意。我觉得现在很多80后把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得特别简单,比如他把奋斗就理解成创业,创业和奋斗不是一回事。 80后和所有年代的青年一样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又到了我们“网上大讲堂”的时间。今天做客“网上大讲堂”的嘉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和编辑家石康老师,石康老师您好。石康:你好。主持人:我就不用介绍了,因为10月份的时候石康老师刚来新浪聊天。聊的是《奋斗》这部剧,跟赵宝刚导演一起来的,这次石康老师带来了新书,《那些不值钱的经验》。可能和《奋斗》不一样的地方,《奋斗》是以小说的形式展现80后这个话题的,这本书是用随笔的形式来阐述这样一个主题的。我想问一下石康老师,在您眼里80后是怎么样一个群体呢? 石康:我觉得80后和一切其他年轻过的群体一样,年轻过的人一样,只是他们比较年轻,他们处在人生的一个上升的周期里,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儿,我觉得。主持人:就是说70后,60后就是年轻一点。石康:对,就是年轻,缺乏经验。他有一点好像不同于其他年代的是时代赋予他的特征,比如二几年出生的人年轻的时候,他们会搞革命什么的,就是会极度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极度的现实主义,他的青春暴力直接拎着枪参军打仗去了。现在80后赶上这个时代不是一个战争时代,社会矛盾没那么激烈,视野比较宽,就上网、交友、挣钱,或者去争取当财富英雄。我觉得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特征,但是要从年轻的角度来讲,就是任何一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年轻人的那种特质,只有这一点是相同的。   我要重新定义奋斗这个词主持人:您在《奋斗》里面是以80后这个群体为主角的,很多人就说《奋斗》里面的人物其实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奋斗,但是您取了这样一个标题,就是这样一个作品的名字,怎么解释? 石康:我们想重新定义奋斗,就是不再用一个新词,我们还用一个老词,但是赋予它新意,我觉得现在很多80后把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得特别简单,比如他把奋斗就理解成创业,创业和奋斗不是一回事。主持人:您是怎么定义的? 石康:我觉得20年代的人参军打仗建立新中国也叫奋斗,现在的年轻人去公司当白领,或者自己创业,或者说受雇于大公司,同样都是奋斗。每个人在自己的层面上只要他尽了非常大的努力,努力去把事情做好,我觉得这样的人都叫在奋斗。主持人:就是您把这个含义扩大化了,只要是自己努力的都可以归纳为这个词。石康:对,他的目标是不一定的,我觉得现代年轻人特别爱把社会价值单一化,比如奋斗就是成功、出名、发财,就是那几样。主持人:就是比较具体。石康:对,你看在《奋斗》那个书里,很多奋斗是内心的奋斗,而且目标不一样,为了得到一段好爱情,我觉得也叫奋斗。甚至对年轻人来讲比事业和金钱重要的多。比如像南方人,他就会说先把家给弄稳当了,这时候你立业起来比较扎实,踏踏实实往上走。如果你老在那儿挑选你的终生伴侣,老在感情漩涡里,你就没时间和精力去干事业,这样你事业就缺少那种可持续性的发展。主持人:您能不能用一个比较感性的句子来形容?我看到网友最近讨论《奋斗》的特别多,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比喻来形容《奋斗》。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