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临淮镇渔具渔法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淮镇渔具渔法简介.doc

上传人:小枷 2019/2/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淮镇渔具渔法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淮镇渔具渔法简介临淮镇地处洪泽湖西畔,三面环湖,水域辽阔,资源丰富,渔具、渔法历史悠久。人类自远古以来依靠自然资源采果、打猎、捕鱼,是最为原始的赖以生存、繁衍后代方式,初时棍棒击鱼,生食,后钻木取火,熟食。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渔具手工工艺也由初级发展到高级。如结网手工工艺则经历了藤网→草网→线网→尼龙网的发展过程。加之,冶金工业的兴起,金属手工工艺渔具也应运而生(如钩类)。由于渔具手工工艺代代延传,不断更新创新,渔具、渔法日益完善。水产捕捞已成为农业又一支柱产业。这不但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来源条件。临淮镇地区水域辽阔,盛产各种鱼、虾、蟹、贝、蒲、菱、草、藕及水鸟,临淮先民根据尾(只)个体大小,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渔具、渔法。目前初步统计有大网帮、小网帮、摇网帮、卡帮、丝网帮、钩帮、罱帮、钗帮、老鸦帮、捣网帮等十多个帮别,而每个帮别的手工工艺渔具、渔法各有特色。据调查统计,临淮镇渔具渔法共有近60余种,如:大网、小网、撒网、泥网、拉网、丝网、小卡、大卡、大钩、线钩、地钩、划钩、扒钩、芦钩、钓钩、绷钩、挂钩、曳钩、签子、大罱(lǎn)、小罱、虾笼、大罾(zēng)、小罾、板罾、提罾、大罩、小罩、花篮、方凳、簖篮、花篮、大簖、小簖、灯笼叉、板叉等。临淮渔具渔法是江苏乃至全国水产生产中一枝奇葩,在我国众多的水网地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保留和传承临淮渔具渔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深远意义。罱(lǎn):用于夹鱼虾或捞水草的工具。在两根平行的短竹竿上张一个网,再装两根交叉的长竹柄做成,两手握住竹柄使网开合。张开时插入水下,合拢时拖上水面,将其鱼虾及水草倒入船舱,再进行筛撒拣。大罾(zēng):当地人叫“扳(bān)罾”。扳罾时,用四根竹篙绷成二个十字交叉的半园形,四根长竹篙一端系住网的四角,将网撑开。一根长十米左右的木条做罾杆。罾杆的一头固定在岸上,另一头吊着用四根竹篙撑开的方形网。一根长绳子,系在四根竹篙的交叉部位。人站在岸上,拉住长绳,将网平放入水中。过一会,觉得有鱼跑到网里去了,就缓缓拉动长绳,吊起方网,鱼就全落到网的中央。再用一种从网中捞鱼的工具—“舀捞”,伸到方网中间,将鱼舀起来。然后,再拉住长绳,重新将网放入水中。这种网的面积大的有几十平米,可以捕到很大的鱼。小罾(zēng):,网眼细密,只有一两平米,主要用来捕小鱼,女人、半大少年喜欢用。罾下到水里,在浑浊的流水中乱冲乱撞或随波逐流的鱼一旦落在网中,罾鱼的人就收网,由鱼在网中冲撞的轻重程度来判断鱼的大小,有时网才收了一半,网就发出“泼啦啦、泼啦啦”的响动,罾鱼的人就笑逐颜开。卡(qiǎ):它是一种竹签状物体,捆绑在网绳上,在水中将签状物弯成U型,再将芦苇杆裁成环状,套在U型竹签头部,放上诱饵,布于水草或芦苇下,鱼在吞食鱼饵时,会将苇环碰掉,这时鱼卡突开,刺穿鱼嘴并将其卡住,鱼儿很难逃脱。罩(zhào):它是用竹片编制而成的,竹罩底大口小,上下口皆为圆形、平面,放在地上如同鸡笼,只不过是下面无底而已,从罩的比例看,罩的下口直径约为80厘米,上口直径约为30厘米,高度约为100厘米。罩鱼如同围猎,是一项集体活动,一般要十几个人以上进行,互相之间的距离以不妨碍操作为宜,靠得越近越好。同伴们一字排开,人多也可以排成两排、三排,齐头并进,不留空隙,这样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