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动物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动物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2/13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动物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设计平泉四中王辉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种行为。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情感目标: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依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2、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初步拟定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难点。3、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2、设计并制作课件。3、录像片段(动物世界)。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5、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学生: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3、预****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4、课时分配2课时5、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导入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问:?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新授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上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最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行为的特征。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如: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首领都是执行一样的功能么?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增加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意识。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白蚁的社会分工:雌蚁、雄蚁、工蚁、兵蚁。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放录像:白蚁和狒狒的群体生活。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白蚁、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特点。问题:?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学生看录像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带着问题观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参与到分析和讨论中,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更好的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   推测:为什么牧羊人放牧时管好头羊就可以?   学生热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社会行为的特征。进行推测,能够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对社会行为的特征加深了理解,同时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社会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不用语言人类如何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明白人类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和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如:1、用闻花香的气味辨别花的种类。2、学生做各种表情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