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中学思想品德课评价改革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创建一个适应高质量、高标准素质教育要求的,符合时代精神和学生实际的,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的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特制定此方案。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定的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成绩评定是指对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运用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行为、法律意识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的评价。真实、公正、可信、客观的评价,能鼓励和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思想品德课,努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成长为负责任的好公民。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定的依据: 一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的。思想品德课提倡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体验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理应成为评价内容之一。二是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需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中规定,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使学生成长为“四有”的好公民。由此可见,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行为表现的考察尤为重要。三是《课程标准》中“评价的方法”的规定。评价的目的是掌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避免为评价而评价。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定应该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平时的学习运用情况和考试结果相结合。以书面测验的结果和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一个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为依据,做出综合评价。即达到懂、信、用相统一,知、情、行相统一。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定的方式、方法: 一是平时考查与观察。这包括课堂讨论发言、调查报告、小论文、心理品质成长历程分析(周记、心灵独语等)、自我心理调整的能力、上课态度(参与度)、课间接触、课外实践活动等都要注意观察,记录在册,尽可能地做些记载,并用科学方法使之量化,计入总成绩。二是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行为表现。应依据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拟定出行为考核项目、量化办法,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共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评分)最终评出成绩。三是期末考核,主要是用书面开卷的形式,通过个案分析、小论文等对学生进行考查。四是综合评价即把平时考查、行为表现、期末考核按一定比例相结合(比例可分为4:3:3或3:3:4或其它),实行等级和评语制四、初中思想品德课评价体系构成表一:学期或学年终评价体系构成 Ⅰ、平时形成性评价(口试、书面开放式)  Ⅱ、日常行为表现(自评、互评、共评)  Ⅲ、期末笔试(开卷)  40%  30%  30% 表二:各部分评价的性质、目的、内容、方法 分类 比值 性质 目的 内容 方法 平时考察 40%  形成性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课堂参与度、调查报告、小制作等 口试、笔试、手工制作以及实践活动等 日常行为规范 30%  形成性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交往 情感、态度、能力、行为 自评、互评、教师共评 期末考核 30%  终结性 表达及初步的分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