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张海娜10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截止2008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78处,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分布在145个国家。自2007年11月起,已经有18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名称:承德避暑山庄批准时间: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遗产遴选标准: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承德避暑山庄牌匾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在河北省承德市区的北部,约占市区面积的一半,原为清代皇帝避暑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地方。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建造,经过80多年的时间,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最后完工。据传说,事先的清帝乾隆屡次巡视江南,关于苏杭一带的风景和园林心迷神醉。他在华北营建大型居所时,敕令匠师们竭力模拟江南。山庄湖区就是江南水乡面貌巧妙地移植到南方的突出范例。如意洲形似如意而得名,南与月色江声以桥相连。洲上归入康熙、乾隆题咏的就有十二景。这里建有许多修建,既有南方的四合院,又采用江南园林灵敏规划的手法。其中录入乾隆皇帝诗一首:避暑山庄乾隆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文化遗产价值: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如下: (一)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历时八十九年,集中全国入力物力建造而成。它是帝王范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