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ppt

格式:ppt   大小:6,084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ppt

上传人:rjmy2261 2019/2/16 文件大小:5.9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电磁辐射设备普查表 ,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电磁辐射设备划分为五大类:广播电视电磁辐射设备通信发射电磁辐射设备交通系统电磁辐射设备电力系统电磁辐射设备工业、、科教、医疗电磁辐射设备:这些电磁辐射源分布非常广泛,如工业高频介质加热和感应加热设备、科研上应用的高频设备、医疗卫生应用射频治疗机和微波理疗机等。。在早期,主要从电磁兼容考虑,既控制频率又限制功率,使通讯互不干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注意到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以后,对于在电磁环境下,如何保护公众健康逐渐提到日程,各国相继制定国家标准。到八十年代中期,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推荐了保护人员健康的暂定标准。我国于1988年颁布了国标《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并开展了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电磁场能量以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向外发射的过程。广义上: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都是每秒30万公里,只不过它们产生的机理不尽相同,波长和频率也不同。狭义上:电磁辐射污染,指的是电磁波谱中频率在30千赫(KHz)~3000兆赫(MHz)的无线电波。,它包括了从工频到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至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非常宽的频谱。由于电磁辐射具有的量子能量郊小,小于12电子伏特/光子,电磁辐射的量子能不足以引起物体的电离,以此通常又称非电离辐射。逗虞泽埋强寄龄忽呼卞铜膀捷辨萄须摧猛摆史频僳柠裤卫回葫堡孩脊唁锭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磁辐射就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利用电磁辐射时产生的,例如无线电通信和电视广播。对于传递信息来说,这类电磁辐射是有用信号;另一方面,就环境质量来说他们又是一种电磁辐射。伴生电磁能应用产生的,如高频热合机及热疗机等,这类设备把电磁能转换为热能加以利用,但总有电磁辐射产生并泄露出去,引起工作场所及环境的污染。、医疗电磁辐射设备本身希望产生电磁能,但不希望电磁能向外环境发射,对其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波不载有信息(信号)。电磁辐射设备是指产生电磁辐射并用于企业生产及辅助活动、医疗和科学研究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