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duzw466 2019/2/16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关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切实打好和不断深化工程质量上水平攻坚战,确保大幅度提高用户满意率,降低质量投诉率目标顺利实现,促进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现结合全省建筑业工作总体部署,提出全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为动力,以保证重点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住宅工程社会满意为目标,以落实建设主体责任、规范质量行为为手段,以进一步打好工程质量上水平攻坚战为载体,通过完善巡查抽查等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质量通病防控,提高监督战线队伍素质,突出监督机构的执法地位,实现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大幅度提高用户满意率,降低质量投诉率目标顺利实现,为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提供质量保障。(二)总体思路2011年全省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巩固、提高、深化、发展”。按照这个思路,围绕重点工作,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突破目前的质量管理瓶颈,才能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才能确保工程内实外美,才能打造精品工程——巩固。质量监管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此,2011年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巩固2010年质量上水平攻坚战已经取得的成果,坚持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再迈新台阶。——提高。提高就是要改进以往质量监管工作中的不足,再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监管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深化。就是要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深化。首先是要向科学化深化,积极推广使用10项新技术,向科技要力量,向科技要成效,向科学要提高;其次是向“规范化”深化,全面贯彻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第三是向“精细化”深化,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努力实现精细到每一个岗位,精细到每一个人,精细到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发展。发展就是要向“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当成一项责任工程,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使先进有效地科学管理手段措施成为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标准、制度和模式。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重点(一)贯彻落实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改进方法,实现监督职能的根本转变各级监督机构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监督管理规定》),明确监督工作属性和监督职能定位,按规定要求调整监督工作思路,改进监督工作方法。对此要突出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组织学****做好宣贯工作。各级监督机构要利用冬闲季节集中组织学****和讨论,使每一位监督岗位人员都要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监督管理规定》的精神实质,提高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出台配套文件。各地要根据《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对现行有关监督工作文件、制度、监督内容进行清理,凡是与《监督管理规定》不一致的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并结合本地情况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文件;三是按《监督管理规定》要求调整监督工作方法。各地要把监管重点从项目转变到重点对行业、对企业的监管,逐步取消定点监督方式,建立以巡查、抽查为主要手段,以执法处罚为特征的监管模式。四是监督方法的转变要突出差别化管理。对质量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和项目,可直接取消定点监督的方法,对差的企业和项目以及质量管理基础差的地区,要逐步过度,尤其是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环节可采取定点巡查的方式,经过一到两年的过度,待行业适应新的监管模式后再彻底取消定点监督方法。五是要提高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层级监督检查和指导,认真贯彻《黑龙江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层级监督管理规定》,切实解决当前一些监督机构存在的对上级文件不转发、行政执法地位不突出、监督档案不规范、监督检测不到位、对投诉处理不重视等问题;通过控制非专业人员的比例、继续教育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监督工作质量、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监督队伍建设和管理;通过聘用社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监管力量的补充,解决部分监督机构面临的监督力量不足问题;通过加大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与财政等部门亲自协调力度,解决监督经费不能满足监督工作需要的问题,保证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二)抓好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保证政府惠民工程落到实处2011年我省保障性住房仍将具有政策性突出,工程量巨大,时间紧,造价低,参建企业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直接损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影响大。而目前我省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水平不容乐观,对此,各级质量监管机构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