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关于美学精神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美学精神的思考.doc

上传人:435638 2019/2/16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美学精神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美学学科精神的思考作者:河北省石家庄市翟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科学而言,自鲍姆嘉通将其从哲学中独立至今,仅有不到3个世纪的发展历史。自王国维将美学从日本传入我国至今,也仅有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在此期间,虽然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尚无定论,然而笔者认为,美学精神却自美学从哲学中分离,便已逐渐清晰了。笔者所谓的美学之精神涵盖了两方面内容。即:美学之科学体系得以传承、发展所秉承之思想和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人文精神。以下对两方面逐一论述。一、美学之科学体系得以传承、发展所秉承和在发展中自身形成之思想(内化精神)要讨论这一问题,首先要从美学之渊源入手。美学原属哲学研究的范畴,笔者认为,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后,虽然在研究对象、领域和方法论方面有别于哲学,但是美学依旧继承了哲学的基因。具体表现为:1、两者均围绕“本体论”展开讨论,并在“本体论”的基础上产生唯物、唯心两大思想阵营。在讨论何谓美的论题中,鲍姆嘉通所谓的美是完善的感性认识;黑格尔所谓的美是理式的存在;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谓的美是蛇形线;达·芬奇所谓的美是对称。如此看来,前两者为唯心主义美学,后两者为唯物主义美学。2、独立后的美学学科的学术思想与哲学学科的学术思想极其相似。3、美学家同时亦为哲学家。以此得知,美学学科的独立是脱胎于哲学而存在,且还与哲学学科保持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然而,美学学科在与哲学保持着思想继承关系的同时,在发展中,又形成了得以维系自身发展的独有精神,由这两种精神的结合,形成了构成和维系美学学科得以发展的精神。(一)美学学科从哲学中继承的精神笔者认为,要讨论此问题须从哲学的自身精神谈起。哲学精神是建立并存在于哲学学科的功能——指导人类认识,并改造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此功能在不同角度,决定了哲学精神的几个特征:1、在观察视角角度为俯角。即:俯视宇宙中的一切。2、在社会功用角度具有思想高于社会经济基础及社会其他上层建筑,并能动地对其进行反映的倾向。3、在方法论角度不就社会和自然的具体领域的研究、改造方法进行讨论,而是在形而上的层面对其进行宏观指导。由此三方面,可知哲学的精神为超越其他领域知识,且以一种逐步深入的感知的能动性,指导人的认识和实践,以此反作用于其他领域知识,并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而点亮蕴藏于哲学本身理性光辉。美学继承了哲学这一精神,以超越“美”本身思想的思想,俯视“美”的现象和规律,并指导人认识和创造美,以点亮蕴藏于美学本身理性部分的光辉。(二)美学学科独有的精神美学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在其发展中,逐渐产生了自身所独有的精神——具有满腹情感感性色彩,且极具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性关爱的精神。此精神是美学学科感性精神部分。相比而言,美学学科感性部分精神与理性部分精神有如下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两者皆是建立在哲学思想基础上,且由某一地域、民族、宗教、政治哲学思想所决定的。2、统一学派美学精神的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3、两者的精神是互补的。其理性部分渗透着感性部分的人文关爱和情感感性色彩,其感性部分反射着理性部分严谨、理性的光辉。不同点:见表:1表:1对比项感性部分理性部分存在基础以理性部分的规律为基础而存在。以哲学思想为基础,并通过美学学科的特定需求而存在。存在规律随着理性部分思潮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生产力发展、审美思潮、政治倾向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