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学习材料《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学习材料同志们,XX年4月中办发〔XX〕14号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于XX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便于同志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公文拟定、处理的要领,现将培训课件粘贴到站主网上,共同学习、运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学习材料学习内容公文概述文种的适用范围公文分类行文规则公文规范公文处理公文中的特定格式公文模板一、公文概述公文的含义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个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办理公务,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体式的应用文体。党政机关公文的含义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公文标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9704—XX 公文种类 1996年5月3日《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文种共有14种 1、决议2、决定3、指示 4、意见5、通知6、通报 7、公报8、报告9、请示 10、批复11、规定12、办法、细则 13、函14、公议纪要 1996年5月3日《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文种共有14种 1、决议6、通报11、规定 2、决定7、公报12、办法、细则 3、指示8、报告13、函 4、意见9、请示14、公议纪要 5、通知10、批复 XX年8月24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文种共有13种 1、命令6、通报11、意见 2、决定7、议案12、函 3、公告8、报告13、会议纪要 4、通告9、请示 5、公告 XX年4月16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有15种。 1、决议6、通告11、请示 2、决定7、意见12、批复 3、命令8、通知13、议案 4、公报9、通报14、函 5、公告10、报告15、纪要二、15个文种的适用范围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文种的适用范围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易混文种区别“公告”与“通告”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决定”与“通报”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请示”与“报告”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与报告不同点①行文时间不同②主送机关不同③行文目的不同④文件容量不同⑤受文机关处理方式不同⑥结尾用语不同三、公文分类根据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是指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公文。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业务范围内,按特殊需要为一定专业服务的公文。根据性质与作用划分⑴规范性公文⑵指挥性⑶知照性⑷报请性公文⑸商洽性公文⑹记录性公文⑺提议性公文根据发送方向划分上行文:下级向上级行文。如:报告、请示。下行文:上级向下级行文。如:指示、命令、批复。平行文: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根据机密程度划分密件:可分为绝密、机密、秘密普通件根据办理时限划分紧急公文:分加急、特急平件根据公文稿本划分正本——存本——副本定稿本——草稿本关于公文处理规范问题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常见公文的写作方法;公文行文规则要求;办文规范要求;—1—第一部分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从XX年7月1日起,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现行的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