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军人延安之行心得体会梁家河、照金学习体会研究生管理大队13队政委王陆清 XX年4月22日,大学组织两级党委中心组到梁家河知青旧居和铜川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现地教学。第一天参观学习梁家河知青旧居、村史馆,感受艰苦奋斗的奉献创业精神,感悟梁家河蕴含的精神。第二天参观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军人的革命气息,体味照金精神。梁家河知青旧居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东南,是当知青插队劳动的地方。我们来到了这里亲身感受延安革命老区的农村在时代大潮中的变迁,寻访四十多年前一群热血赤子,英气勃发的知青们在这里插队接受“再教育”的往事。以及他们人生的征程和在这块土地上奉献的青春年华。22日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早早地集合,大约六个小时行程,我们到达了文安驿镇。大客车下了高速之后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向东行驶,这是一条由西向东的山沟,从沟口到沟掌约十多里,两面是黄土大山。一条山溪由东向西流入文安骤河穿山越石,一直奔流黄河。后来通过打听,路边的老乡告诉我们说这里就是梁家河。梁家河,一个“普通”的中国版图上难以找到的黄土山沟,近年来却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来这里参观的、感受的、寻根的,接受传统教育的,还有的商家来到这里投资……我们看到,梁家河不再是昔日传统的农耕生活,它伴随肴中国农村改革前进的鼓点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路边的各种商家卖的货品铃铛满目。这个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正朝着党的富民惠农的政策积极奔小康。下车之后,村委会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午饭我们吃的都是些粗茶淡饭,忆苦思甜感受当年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村长深情地跟我们说,梁家河能有今日的大变化,是共产党的政策好,更是几十年来情系梁家河,不忘曾一起种过地的农民乡亲。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三次复信”梁家河村,还千里迢迢从福建来到梁家河看望乡亲给全村每户人家带了礼物。他的谆谆教导和深切地关怀,使乡亲们深受鼓舞。随后,我们分组参观了当年住过的知青旧居,在与村民们聊天的时候,他们还不时地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和的历历往事,劳动场面,生活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村民们说在二十一岁时他就被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社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他和社员同甘共苦。村民们大事小事总是去找同村民们亲如一家,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还组织村里铁匠成立铁业社打造的农具既能自给自足,又可卖到邻村增加集体收入。为了解决村民们长期饮用水问题带领大伙在村里打了一眼大口水井村民们喝到了甘冽清甜的井水,告别了祖辈沿习的河沟不卫生饮水。几十年来,这口水井至今仍是全村村民的饮用水,所变化的是在水井上接上了自来水管,通到各家各户。饮水不忘挖井人,村民们深情地述说着当年给他们办的一件件实事好事。在军队改革关键时刻和新“三项工程”全面建设今天,我们大学组织两级党委中心组成员来到向梁家河学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学习和传承红色基因,感受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这片热土上,无数的前辈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无数的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而梁家河是从政生涯的第一站,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发源地,孕育形成了深厚的精神价值。我们向梁家河学习,实际上就是延安精神的弘扬,就是对这种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继承,高扬精神信仰。在的带领和感召下,梁家河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矢志不渝推动梁家河旧貌换新颜,成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艰苦奋斗、摆脱贫困的典型缩影。如今,在武警部队院校全面建设的铿锵足音里,我们有着我们独特的历史使命,我们向梁家河学习,就是要把发展的目光投向梁家河,让前进的脚步跟进扎根奋斗过的那片土地,打通内在的精神血脉,吸取宝贵的精神滋养,与全校官兵一同奋斗,全身心投入到大学建设之中。今天,我们向梁家河学习,就是要将学校党委的的倾心关怀化作奋进的动力,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将振兴的脚印深深扎在扶贫攻坚的路上,胸怀远大理想、敢于搏击风雨、善于团结群众、勇于突破难关,以实际行动落实的指示精神。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弘扬其中蕴含的崇高精神。要含英咀华、汲取养分。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充分体现在“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这24个字中。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深刻领会这24个字的内涵,汲取精神养分,做到深学细照笃行、真学真信真用。要从“坚定信念”中进一步增强军队改革振兴的坚定信念,抢抓机遇、感恩奋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第二天,我们中心组成员来到了铜川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我们在这里重温战斗画面,重走革命道路,铭记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先辈优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