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1、组织分铅笔活动,并填表。(1)要求: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2)指名说说。(3)学生操作,完成P、1表格。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2 3 4 5 6 (4)班内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讨论:看着表格,谁能把刚才分铅笔的情况进行分类? 3、讨论并讲述:把平均分铅笔的情况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有剩余的;一类是有剩余的。二、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三、探索新知 1、写平均分后没有剩余的除法算式。板书:10÷2=5(人)10÷5=2(人) 2、指名说说10÷2=5(人)中各部分的名称,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3、学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学生试着写,教师指导写法: 如:根据表格,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边说边写10÷3=3(人)),还剩1枝,就接着写6个小圆点,然后再写1(枝)10÷3=3(人)……1(枝) 4、学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师:根据1(枝)的意思,谁能给它起个名字?(板书:余数) 5、学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的读法。学生试读,指导读法:10除以3等于3余1。 6、学生试着写出表格中其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1)写算式。(2)读算式。(3)指名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四、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读题,按要求先动手摆摆,再把书中的()和算式填写完整。集体交流,读出算式,指名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想想做做”第2题: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比较两题的异同。 3、“想想做做”第3题:先把要求读读,然后同座位说说,再指名说说。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大家课后把刚才想知道的与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