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苏家坪隧道.ppt

格式:ppt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家坪隧道.ppt

上传人:tmm958758 2015/10/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家坪隧道.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家坪隧道量测方案
工程概况
苏家坪隧道长度910m,隧道所通过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碎石土、泥岩夹页岩、泥岩夹泥灰岩。在DK500+082—788段为小型背斜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局部产状紊乱。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无侵蚀性。
施工方法
DK500+082~DK500+238段采用CRD法进行施工
DK500+238~DK500+788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DK500+788~DK500+992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DK500+238~DK500+788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全断面法主要适用于Ⅳ~Ⅵ,隧道又处于Ⅲ类围岩地层时,为了减少对地层的扰动次数,在采取局部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地层后,,断面一般均在20m2以下,且施工中仍须特别注意,山岭隧道及小断面城市地下电力﹑热力﹑电信等管道工程施工多用此法.
DK500+082~DK500+238段采用CRD法进行施工
通过八个水平测﹑
两个拱顶下沉测以
及六条测线严格监控
DK500+788~DK500+992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仅为短台阶法的1/2。双侧壁导坑法虽然开挖断面分块多,扰动大,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的时间长,但每个分块都是在开挖后立即各自闭合的,所以在施工中间变形几乎不发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全,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量测项目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1
洞内、外观测
现场观测、数码相机、罗盘仪
2
拱顶下沉
全站仪或钢挂尺、水准仪
3
净空变化
收敛仪、全站仪
4
地表沉降
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
5
围岩压力
压力盒
6
喷混凝土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
7
二次衬砌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
8
纵向位移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9
锚杆轴力
钢筋计
10
围岩内部位移
多点位移计
11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压力计
12
爆破振动
振动传感器、记录仪
测点布置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
每断面测点数量
净空变化
拱顶下沉
Ⅴ~Ⅳ
5~10
1~2条基准线
1~3点

10~30
1条基准线
1点

30~50
1条基准线
1点
注:1 洞口及浅埋地段间距取小值。
2 各选测项目量测断面的数量,应在每级围岩内选具有代表行的1~2个。
3 软岩隧道的观测断面适当加密。
量测方法
地质及支护状况观测与描述
各隧道掌子面每次爆破和初喷后,通过肉眼观察、地质罗盘和锤击检查,描述和填表记录围岩以下地质情况:岩性、岩层产状、裂隙、地下水情况、围岩完整性与稳定性。及时判断施工围岩级别是否与设计相符,必要时应拍照,测量地下水流量,观察支护效果。10m左右填写一张围岩施工地支与支护效果观察记录表。
拱顶下沉量测
拱顶下沉量测是在各隧道开挖毛洞的拱顶及左右各2m处酌情布设1~3个带挂钩的锚桩,测桩埋设深度30cm,钻孔直径φ42,用快凝水泥或早强锚固剂固定,测桩头需设保护罩。通过一个测量相对基准点,用水准仪、垂向长钢卷尺等来量测拱顶下沉。
拱顶及周边测点布置
量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