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参观见学心得体会参观学习先进学校心得体会三年级 XX年12月24日,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有幸参观了厦门同安区阳翟小学和海沧北师大附小,这两所学校,各有各的特点,丰富多彩,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后我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一、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这次我抱着“踏踏实实学习”的思想,学习他们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严谨务实的发展步伐,令我叹为观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所学校通过坚持“特色办学”,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沃土肥园”。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两所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化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此次学习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二、转变观念,自我调控观念更新、角色转变,从我做起。此次考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天这个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想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想真正有所发展。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必须由“礼让风格型”向竞争型发展。今天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战性,由此也导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竞争性。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只有做智慧老师,才能教育出阳光学生,幸福学校。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感慨颇深。虽然我的学校是一所百年学校,但无论从硬件建设,还是从师资配备上与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希望政府领导能高度重视建设校园,美化校园,还能多配备一些专长老师充实学校课程;期待学校的发展能更上一层楼! 社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小寨路街道办事处于四月十九日组织全体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赴红专南路、大唐、崇德坊、新家坡四个先进社区参观学习。每到一个社区,主任和全体工作人员都热情接待我们并细致地为我们讲解该社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情况。虽然各社区硬件条件不同,管理模式也并非一致,但他们结合本社区情况, 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措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借鉴。一,红专南路社区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温馨家园。当我踏入红专南路社区的教育示范基地时,深深地被其浓郁的人文环境所感染。基地中不仅展示了社区历年来获得的荣誉奖牌, 还有各种由展板、多功能媒体呈现的社区概况介绍、社区工作动态,其中文体活动的开展更是数不胜数。红专南路是全国重点示范社区,它一方面通过板报、学习园地、教育示范基地等加大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区的宣传;另一方面对居民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丰富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了社区的文化氛围。二,大唐社区创新管理机制,推行“三创”、“三圈”工程,创立品牌服务。大唐社区解放思想,以五级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精细化,制作了五级管理示意图,实行从两委会到户长的责任制,注重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方面,实行与常住人口统一的以流动同一性创新社会管理全员化模式;在社区服务方面,开设残疾人康复室、老年日间照料室、矛盾调解室、文体活动室以及青少年课后托管班等多种为居民免费开放的交流平台,以延伸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无缝化。大唐社区面对新形势,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社区阵地搭建全方位平台为辖区居民服务。三,崇德坊社区铺展贴近民生的工作,真诚服务百姓。在此次参观学相对不高,属于纯居民型小区,孤寡、空巢老人平均较多,并且没有物业部门,平时查电表水表、疏通管道等细碎的事情也由社区进行管理。针对现状,社区主任带领工作人员亲自上门走访入户,对辖区内的居民做到全面、细致和深入的了解,其著名的两大活动分别是每年的“冬季送饺子”,以及利用不大的社区办公用房开展的“阳光家园送爱心”活动。崇德坊社区坚持做好群众路线,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尤其注重对社区“孤、残、老、弱”四类群体的关怀和帮助。四,新家坡社区夯实硬件建设,努力提升业务水平。新家坡社区是村转居型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得天独厚,硬件设施水平较高,内设有康乐室、服务站、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并且建立了覆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