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平安伴我行”实践活动指导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时间:2011年4月地点:校内+校外组织领导:周小风指导教师:丁涛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由于我校地处闹市区,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方式不一。大家都知道,交通活动实质上是特殊的社会活动,特殊性表现在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就在2010年,我校附近曾经发生交通事故两起,导致2名学生受伤。针对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的现象,我校开展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尝试、体验、感悟,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活动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掌握有关交通规则常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三、活动时间 四周 四、活动准备 1、小组合作模式。学生分成三组,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开展调查。 2、通过上网、采访或以其他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3、强调活动注意事项。 4、准备交通安全教育片。 5、到交警队落实交警辅导事宜。 五、活动流程 本活动实施对象以四年级学生为主,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 以在2010年,我校附近曾经发生交通事故两起,导致2名学生受伤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出活动主题。 ,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活动的要求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民主推荐组长,明确各自的活动目标。 一组:查找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标语。 二组:调查步行、骑车、乘车的相关规则。 三组:查找违章造成交通事故的图片及事故案例。 。 小组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组长 成员 记录员 其他人员分工 信息整理 结果呈现方式 活动用具 小组活动调查表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项目 调查对象 调查人 、采访等方法,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 a:在活动过程中,团结合作,注意交通安全。 b: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二)实施阶段: ,进行活动,分头搜集资料、筛选资料。 (1)教师先组织各小组长,明确各小组的工作,并统筹好各小组之间的合作默契,对调查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作好要求。 (2)对各小组所进行的活动计划作辅助性指导,各小组长对组员要做好安全教育。 ,畅谈感想,明确规范。 教师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的情况,指导各小组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每周进行一次集中讨论,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师生共同解决。 问题 整改意见 。 ,向学生讲解交通知识,并教学生学习交通手势操。 (三)总结汇报,成果展示。 1、汇报交流:根据各小组的成果,进行集中的汇报。 第一小组:以手抄报的形式汇报收集到的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标语。 第二小组:汇报步行、骑车、乘车的相关规则。 第三小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