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有效指导家庭教育.ppt

格式:ppt   大小:391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效指导家庭教育.ppt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2/19 文件大小:3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效指导家庭教育.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如何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第一部分:研究感悟1理论的反思2实践的检验3整体教育形态的要求4儿童成长的需要5学校教育的困惑6学生父母的迷茫理论反思互动理论: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的意义。包括:互动时所使用的符号(词汇、语言符号、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辅助形态、等)及互动形式(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强制)。理论反思共同责任:“份内应该做的事情”。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主人翁意识,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所指向的是学生的父母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他确认教师和学生父母对儿童成长的责任,并要认真承担这种责任,学生父母和教师愿意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在操作层面上,共同责任强调既要对学校问责也要向学生父母问责。强调学生父母和教师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避免逃避责任。实践检验课题实验学校十二年的实践研究提出“您的孩子我的学生,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牵起手来结成合作伙伴共同育人。”教师、学生、学生父母结成密不可分的三维关系。整体教育形态家庭教育:寓于家庭生活之中、人格教育。学校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个体以学****书本知识为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社会教育: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促进身心发展。三种教育形式的场所、任务、内容、教育者各有所不同和侧重。整体教育形态三种教育形态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从产生发展看:社会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形态;家庭产生承担着教育的功能;大工业革命后家庭的教育功能被淡化让位于学校教育,但无法取代家庭的教育功能。当代学校教育面临众多的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家庭学校”。儿童成长的需要儿童成长的需要事实上:儿童成长接受的是整体教育;主观上:把三种教育断开、割裂了;出现了:“只有接受学校教育才是受教育”“现代私塾”(不接受学校教育)。儿童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社会化的主导因素不同,幼儿阶段以家庭为主,儿童、青少年以学校为主,成年以职业组织为主。学校教育的困惑学校教育的困惑自学校产生以来,思想家们对学校的批评从没有间断过;教师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家长的评价落后于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教师权威的下降;学生父母的迷茫家庭教育的迷茫父母对学校教育的期待与渴望;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出现了:“全管了、管不了、不想管、不敢管、不知怎么管”新名词:“复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