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元日》教学设计广昌实验小学陈芳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了解诗句所描绘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春节序曲》(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2这些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春节)3、对,过年了,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欢快的歌曲唱起来,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欢呼着,庆贺着。谁来说说,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样过的?学生自由说: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老师归纳: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带还来了新年的贺词,我们来读一读,再次感受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恭贺新禧鞭炮连连张灯结彩辞旧迎新欢天喜地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4、古人过春节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元日)齐读课题5、“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大家想想学生相互交流。(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是一年的第一天。)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元旦”,现在“元旦”、“新年”一般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也是一位大诗人,[播放图片]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朗读古诗]。指名读诗(2人),相机表扬并正音。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分别请2名领读)a、我们仔细观察:哪个字是平舌音?哪个字最难写,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齐读生字)b、会读还要会写,请翻开书(P117),在书上描红。提醒写字姿势:做姿要端正。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来挑战第一关(朗读古诗)。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挑战二:理解诗意]。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相机点击词语]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