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节眼睑肿瘤
分类
良性肿瘤(较常见)
恶性肿瘤(确诊常较困难)
两者的鉴别除考虑发生年龄病史肿瘤形态生长速度有无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转移外,由于眼睑位于体表容易对肿瘤取材进行病理检查确诊,在治疗时除考虑肿瘤的预后外还应考虑到保护眼睑的功能和美容问题。
一、良性肿瘤
(一)眼睑血管瘤:
血管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的眼睑血管瘤是毛细血管瘤。它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组成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迅速生长至岁时常自行退缩如果部位表浅呈鲜红色则称为“草莓痣”;如果部位较深在则呈兰色或紫色深在的血管瘤可能累及眼眶导致眼眶扩大患眼可因血管瘤的压迫产生散光导致屈光参差弱视或斜视应给予治疗。
因毛细血管瘤有自行退缩的趋向,可观察一段时间一般到岁后治疗;但若因肿瘤使眼睑不能睁开遮挡瞳孔则不能等待以免造成弱视首选治疗方法是向血管瘤内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注意不要将药液注入全身血循环。如果治疗无效可改用冷冻或部分手术切除
(二)色素痣:
眼睑先天性扁平或隆起的病变境界清楚,由痣细胞构成。可在幼年即有色素或直到青春期或成人时才有色素。
组织学上可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复合痣、蓝痣、先天性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又称太田痣色素痣)。
如无迅速增大变黑及破溃出血等恶变迹象时可不必治疗;如为美容而需切除时,必须完整而彻底,否则残留的痣细胞可能受手术刺激而恶变。
(三)黄色瘤:
常见于老年人,可发生于遗传性血脂过高、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但多数患者的血脂正常。
病变位于上睑近内眦角皮肤,有时下睑也有。常为双侧呈柔软的扁平黄色斑,稍隆起与周围正常皮肤的境界清楚。
黄色瘤实际上并非肿瘤,而是类脂样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沉积,除非为美容可手术切除,否则不必治疗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
二、恶性肿瘤
(一)基底细胞癌:
我国最常见眼睑恶性肿瘤。
多见于中老年人。
好发于下睑近内眦部。
初起时为小结节,表面可见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因富含色素可被误为色素痣或黑色素瘤,但它隆起较高,质地坚硬,生长缓慢,患者无疼痛感。
病程稍久肿瘤中央出现溃疡,其边缘潜行形状如火山口,并逐渐向周围组织侵蚀,引起广泛破坏罕有转移。
如发生转移最常转移至肺骨淋巴结肝脾和肾上腺。
此肿瘤对放疗敏感,应早期切除后再行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