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2009年-2020年)
亳州市人民政府
二OO九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安徽省(亳州)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3
一、发展基础 3
(一)安徽中药产业发展情况 3
(二)亳州中药产业发展情况 4
二、发展条件 6
(一)有利条件 6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9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定位与思路 12
三、规划目标 13
第三章发展重点与方向 15
一、完善现代中药产业链 15
(一)中药材 15
(二)中药饮片 16
(三)中药提取物 17
(四)中成药 17
(五)中药保健品 18
(六)中药日化产品、中药杀菌剂杀虫剂和中兽药(含饲料添加剂) 19
(七)中药物流 20
(八)中药养生文化 21
二、培育道地药材产业链 22
(一)亳菊产业链 22
(二)亳桑产业链 22
(三)亳芍产业链 22
(四)亳花粉产业链 23
第四章重大项目建设 23
第五章实施与保障措施 23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决策 23
二、加强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 24
三、强化科技支持,推进自主创新 26
四、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27
五、实施财税优惠政策扶持 28
六、重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29
附图 30
图1 亳菊产业链示意图 30
图2 亳桑产业链示意图 31
图3 亳芍产业链示意图 32
图4 亳花粉产业链示意图 33
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亳州是神医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中药材的种植、炮制、使用、经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早在明代亳州就被誉为我国四大药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亳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中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煤炭开采及洗选已成为三大主导产业,其中中药是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为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支柱产业,根据亳州中药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条件,安徽省政府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打造亳州中药产业,使亳州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现代“中华药都”。为指导安徽(亳州)中药产业发展,特编制《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所指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制造加工业(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中药日化品、中药杀虫剂杀菌剂和中兽药等)、中药商业、中药科技与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旅游服务业等相关行业。《规划》范围主要是亳州市行政区域。
《规划》以2008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末年。
第一章安徽省(亳州)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一、发展基础
(一)安徽中药产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地处两大气候带的过渡地区,地形地貌多样,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已查明中药材品种达3578种,其中植物类药材2904种,动物类药材526种,矿物类药材92种,其他类56种,居华东地区首位,全国第6位。全省现有商品药材3000余种,常用大宗药材300余种,其中年产量在100吨以上的20余种。安徽省有四大著名中药材白芍、菊花、丹皮、茯苓,是桔梗、薄荷、板蓝根等品种的国内主产区。。六安市发挥大别山区的药材资源优势,抓住重点特色药材基地建设,、茯苓、杜仲、厚朴、灵芝等重点药材种植基地,引种了西洋参、白术、玄参、生地等品种。黄山市在有序采集野生药材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培育半夏、祁术、山茱萸、菊花、茯苓、灵芝、蕲蛇等品种。全市药材种植面积2万多亩,改变了单纯采集野生药材传统,保护了自然资源,给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更广泛的途径。全省中药材加工生产具有一定的基础,现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50家,中成药生产企业91家,从事20余个剂型、400多种中成药的生产,其中国家新药2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0个。
芜湖张恒春制药厂、安庆余良卿制药厂、泗县孟仁寿制药厂和黄山同德仁制药厂等历史悠久,合肥神鹿、精方药业等企业进入全国中药工业企业50强,上海海虹、通化金马、芜湖张恒春、合肥神鹿双鹤、丰原药业、
淮北金蟾、宣城精方等企业已创出了一批知名品牌;脑力静口服液、黄连上清片、温胃舒和养胃舒胶囊、六味地黄口服液、断血流片、泽平粉刺净等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已获国家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有20个。
(二)亳州中药产业发展情况
药材种植质量逐步提升。2008年全市种植面积约60多万亩。种植品种较多的有白芍、白术、牡丹、桔梗、白芷、薄荷、菊花等,主要分布在谯城区和涡阳县境内。千草药业4个品种、亳广药业10个品种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同时,安徽济人药业、海鑫药业、雷允上(亳州)饮片厂等也都建立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并正在积